我的爸爸总是轻松、富足、啥都不缺的态度。
看到南方长大几乎不吃也不做面食的朋友学做手擀面时,用红酒瓶子代替擀面杖,惊叹她的聪明伶俐之余,也想起小时候学做饭的经历。
我擀的面图片
感谢爸爸曾对我付出的严格和慈爱。吃着自己做的食物,就会想到他,也深深理解他当初督促我学做饭的心情——自己会才能更自由、更方便。
小时候,爸爸要求我们必须学会做饭,这是女孩的基本功。那时田地多,每到农忙都顾不上吃饭,别说做饭了,小孩会做饭既是给大人帮忙,又不会饿着自己。
擀面条、蒸馒头、包饺子、摊饼;和面的方法;炒菜的油量,火候;煮饭的水、米比例......这些基础知识在我工作后(不需要自己动手做饭)却忘的差不多了。
爸爸认为我做饭的本领不强,以至于前些年总担心我会饿着,虽然我一再强调日子过得还不错。
关于爸爸,写点什么呢?
“有一种爱不计回报,有一种爱可以永恒;有一种记忆可以很久;有一种思念可以很长。这样的爱,这样的记忆,这样的思念,只属于父母。”
爸爸是辛苦的
生于五十年代的爸爸是个苦命的人。
在他十四岁时,我的奶奶便因病辞世了。年少的爸爸和长几岁的大伯帮着爷爷操持着家和年幼的两个叔叔。
读过私塾的爷爷深知知识的重要,可是由于家境贫穷,只好安排最大的和最小的两个孩子读书。
十来岁的爸爸和三叔要跟着爷爷挣工分。在他十八岁时,有了参军的机会。
在部队的三年里爸爸多次获得嘉奖。可由于没有文化,只能在三年役满后退伍。
到了婚恋的年龄,却很少有人上门提亲,大多数有女儿的人家,都很在意男方的家境,谁愿意让女儿嫁到没有婆婆的人家过苦日子?就这样,直到三十岁头上才遇到妈妈。
我是大家庭里的第一个孩子。在男尊女卑、养儿防老的年代,爸爸没有嫌弃我的出生,不但精心照顾妈妈,还把我当宝。
听妈妈说,我们曾经盖房的债用了九年的时间才还完。那时的农村没有什么挣钱的途径,除了农田收入,爸爸就去附近的砖瓦厂做工。
爸爸是和蔼的
八十年代,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家有电视。晚饭后,大家都自备小凳去看电视。爸爸每次去都会带上我,小孩不占座,因为可以坐爸爸腿上。热热闹闹看电视的一幕,仿佛还是昨天。
爸爸跟我们讲起部队里的经历时,总是面带笑容、滔滔不绝,我们也听得津津有味。最喜欢这时笑逐颜开的爸爸了。
爸爸是严厉的
在我眼里,爸爸是个严肃严厉的人。我们什么事情做的不对,他会板着脸训斥,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形,我总是想把每件事情做好,让他找不到差错。现在想来,那个严厉也是爱。如果没有他的约束和教诲,我们也许会走很多弯路。
爸爸是勤劳的
爸爸是一个淳朴的庄稼人。
在农村,除了农忙时节,人们大多就是打麻将、打牌、侃大山,而我的爸爸总是能找到事做。收拾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清理杂草;去砖瓦厂打零工。少年时的我,有时会为他的辛苦偷偷掉眼泪,叹自己年幼不能为家做贡献。
爸爸是个粗人
粗人是指爸爸没有读过书,但爸爸很会算账。小时候家里也种菜卖,爸爸教我认秤,算单价合计。那时觉得算账好难啊,也幸亏那时学会了认秤,不然长大后都不一定有机会接触。
爸爸非常细心
我们姐妹的出生,都是爸爸操持。照顾婴儿原本是女人更擅长的事情,但在我们家,爸爸的事无巨细,连妈妈都自叹不如。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事事他都要操心、挂念。吃饭穿衣,为人处世,不管走到哪里,爸爸的目光都一直跟着我们。
爸爸是幸福的
以前,人们会为自家有儿子、老有所依而得意,没有儿子则会被轻视。在如今这个养儿也不一定防老的时代,多少娘老子被儿子逼的走投无路。但爸爸有我们,虽然我们不能时刻守在他身边。
雨打风吹日晒,爸爸在逐年苍老着,头发白了,背驼了,腰也弯了,岁月在脸上留下的痕迹越发深了......
儿子小时候在外公家,基本是爸爸专门带他玩,教他唱“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踢正步。三代同堂其乐融融。
爸爸不再是动不动板着脸批评我们的爸爸,而是和声细语事事征求我们意见的老小孩。
有次妈妈说,你爸头发那么长,说了多少次让去理一下,就是不听。
我只随口说了下:爸,你头发长了。
他不声不响骑着自行车出门理发去了,回来时还给外孙买了零食。
爸爸变得越发宽容、和蔼,我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怕他,能够轻松说笑,说谢谢。我也在长大,不再像以前那样用僵硬的言语顶撞他。
爸爸的疼爱永远没变,只是我年少轻狂,曾跟父母有很深的隔阂和对他们的失望。现在已完全理解,他已经在能力范围内给了我们最好的。
“每次离开总是装作轻松的样子,微笑着说回去吧转身泪湿眼底”——每次分别,几乎都要泪奔,舍不得离开家、离开爸妈。
长了翅膀的鸟儿,飞离了生养我们的巢穴,可是心底依然深深牵挂。
惟愿父母平安、健康、晚年舒心,愿全天下父亲安康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