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入职的老师来说,我们总是害怕学生没有听懂,在课上总是倾尽所能,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交给学生,却忘记了知识最终归根结底是学生学习的。只有我们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放手学生大胆去做,并对学生及时有针对性的表扬,建立学习自信心,学生才能学的更好。
除了建立学习自信以外,我们还要让学生有好的学习习惯。
而预习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老师通过导学案,网络资源,让学生将基础知识进行自学,有目的性的学习,才能完成高效课堂。
对于预习,原来我只是布置给学生把课文看看,没有具体的指示,今天晚上认真听了彭老师的课,也学会了一些实用技能。
预习是有目的的学习,首先学习什么?学习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以此来减少课堂上对这些知识的时间投入。老师可以借助导学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彭老师通过网络,用学生预习做题的网络数据来说话,确定本节课的讲解重点,抓住了这个时代的特点。虽然这在大多数的学校不能实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最传统的方法,注意做个有心人,用笔记录学生日常的易错点。日常的看似费时间,在单元复习以及总复习时却十分高效。
在教学上我们要“人前人后不一致”,既要做放手给学生的“懒老师”,又要做暗地里偷偷收集情报的“勤老师”。
其次怎么学?我们可以采取个体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小组互助把基础部分在课下进行消化,用双色笔画出预习中的疑难点。带着问题进课堂,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发挥,往往经过自己思考的问题印象会更深刻。经过小组讨论学习,这些知识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
虽然看似有些费时间,学生的现有水平似乎也达不到,但是学生的潜力总是无线大的,他们超乎我们的想象,只是我们甚至他们自己都不曾知道。也许只要我们看似浪费一些时间,给他们讲明白操作方法和规则,及时对于学生的进步进行表扬,他们或许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不断尝试,根据自己所在地区,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的吸收,并且不断反思,我们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
敢梦,敢想,敢做,梦想总会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