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晋国国王晋献公被初骊姬迷惑,对自己的亲儿子大开杀戒的时候,没有经过风雨的重耳虽然仁义但却不失懦弱,大兵还没有压境就逃跑了。十九年后,当他登上王位大展雄才伟略的时候,全然已经成了一名出色的政治家,但这一切都是他历经风雨百成钢的结果,而《公子重耳对秦客》就详细记述了从一个血气方刚的愤青向政治家成长的第一课。
要成为伟大的政治家有三个条件是必须具备的:一是要有开阔的胸怀长远的目光。;二要有喜怒不形于色的城府;三是要有稳重平和的心态。当秦国的使者向重耳抛出诱惑时,重耳并没有急于回答,而是向子犯请教对策,从此看出重耳并非一个独断专行的人,在关键时候很注意听取部下的意见,他这一作法充分表现他虚怀若谷的风度。在面对秦客的时候他压抑着内心的政治抱负狂热的激情,以另一幅完全不同的面目和沉痛哀惋的言词示人,再看他的动作更是和语言配合得天衣无缝,其演技真是胜过了现代好莱坞任何一位明星。他的表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让来试探他的秦使满意而归,为以后秦穆公对他的巨大帮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重耳的这一表演同时也为现代人上了生动的一课。他告诉我们三个道理:第一不要随便对一个陌生人暴露你的真实想法,有时他一转眼就可能把你出卖;第二,当一个巨大的利益摆在你面前,先不要急于占为己有,也许那就是一个陷阱。欲速则不过的道理永远不会过时;第三,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把自己表现得卑鄙。任何人都不想和品质恶劣的人合作。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
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父死之谓何?或取有他志以辱君义。”稽颡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汉文帝这几点都具有,所以他才可以成为一名伟大的政治家!但不是光成为政治家就可以的,你还需要拥有作为皇帝应有的风采。需要有广大的胸襟,长远的眼光,还要为农民着想。因为一个国家的长或久,就是每个皇帝对自己的子民的好与坏,如果对子民是好,那这个国家,就很容易昌盛很久,在一半情况下。但是,如果,这个国家的皇帝,不管他的子民,而且,还一直相信,并且采纳那些奸臣,给他出的注意,这个皇帝,一定是和昏君。这样对待百姓,到最后就会引起农民起义。最后,这个国家就会灭亡。所以你也需要一个当皇帝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