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成为怎样的班主任
——《中国班主任研究(第二辑)聚焦班主任发展》读后感之二
武义县熟溪小学蓝美琴
看书、写字似乎成了我的生活中的一部分,这就是平时说的习惯的力量吧。早上去值班,依旧带了书,今天找到了一种好的看书方式,避免总是低着头,造成颈椎的压力。一个上午,把手机放掉,尽情地读完了两篇文章,这样的阅读是愉快的。当然,与看小说是不一样,这个过程要思考,有时停也会笔写一写。引起共鸣的地方,会一口气迫不及待读下去。有些觉得太理论有些艰涩难懂或者是不感兴趣的部分,快速的掠过。
今天上午,读了两篇文章,两种速度,两种心情。
一、发现:从问题中看自己
一看到《班主任的素养结构界定:问题与突破路径》这个题目,马上引起我的兴趣,特别是“突破路径”这个词,引起我的阅读兴趣,我希望从中找到适合我的路径与方法。本文作者王立华老师,是山东省临沂光耀实验学校高级教师。全文围绕问题、归因、求解三部分展开论述。
从内涵积淀的视角来反思,班主任在规范化发展阶段、特色化发展阶段、个性化发展阶段分别应该具备哪些素养,以及三个发展阶段应具备的素养之间有什么关系。班主任的应然状态是怎样的,实然状态又是怎样的,我想到了自己。我的班级管理规范吗?我的班级管理特色在哪里?怎样形成的个性?这样一想,似乎真的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是在规范方面,很多东西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形成文字,班级文化有待加强。班级公约,三年级跟一二年级应该不一样了,有待在开学之后全班同学讨论制定出来。“三好学生”的评定也应该有一套可操作的程序,让家长真正看到自己孩子的优势与不足,查漏补缺。优秀家长的评比也有待更规范,不能就班主任一个人说了算,应该列出一些让大家觉得可行的标准。学生的各项日常规范达标,应该分类列出表格。开学召集班干部把这项事情落实下去,这个学期,在管理上必须更规范。
其次,是在特色化上,一个班级是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文化的,就如一个班主任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一样。而我们青蓝豆中队,细细想起来,确实是有些自己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好好总结。就如我们的班级管理,在班主任不在的时候,同学们还是依然井然有序,这当中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怎样让这些好的方面继续发扬光大?这些是我需要思考总结的。还有,家长群体的成长,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家长是凭什么坚持阅读与写作,动力来自哪些方面?很需要去思考。昨晚就这个问题跟吕博士进行了再次沟通。在家长读完《家校合作指导手册》之后,我就在考虑下一本读什么书的问题。经过与李教授及吕博士的商讨之后,我们决定了家长暑期阅读书目为《朗读手册》,吕博士说,她在网上看到了电子书,觉得可以读一读。这本书的阅读能让家长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有这个意识之后,可能家长自身也能改变对阅读的看法,从而激发自身参与阅读的兴趣。
在读完第一章之后,我又把这期的阅读情况向她做了汇报。我们都认为这样的方式对促进家长的学习与成长非常有效。这一期跟上一期比,有三个新成员加入,这首先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势头。我觉得家长能够这样坚持着读与写,首先是选对了书,这本书大家认为好,值得读,其次是班主任在其中的引领与指导也是有关系的,再次是种子家长的榜样作用,要说第四条,那是家长的自我觉醒。
写,是真的不容易的。就连我自己在寒假写一篇读后感,基本上都是要花几个小时,有时一天也就写那多点东西,对于家长,其中的困难可想而知。吕博士说,主要是让家长有这个表达、写作的体验,读、听、写、做都会对人的思维产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写是很高级的思维表达,吕博士建议我继续鼓励家长,也可以选取一些优秀家长分享写作经验,同时也邀请孩子们一起参与,让孩子们也感受一下家长是如何学习的。这样的读写效益反应在多个维度上,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提升了家校合作的质量。
第三,是怎样形成自己的个性化问题。看着各种杂志上的封面人物,我也有过自己的想法,是应该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带班经验了。然而,平时各种忙,到了假期,我却不愿放下读书、写作的时间,对于我,每一天都是无比宝贵的。加上暑期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的作业,学校课题的修改等等,每一天我都需要有规划。好在现在的写作速度已经明显提高,跟今年寒假比,我发现思维能力、对于文章构架能力都有提升,在写中学会写,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这也是我放不下阅读与写作的主要原因。七月要完成修改的稿子还有几篇,给自己定一个时间,争取在七月底完成这个任务。就如今天,下午收到谢老师的稿件修改建议,可是没有完成每天撰写读后感两千字的要求,我还是停不下来。对于自己定下的目标,要执着坚持,不可半途而废,这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许再过一段时间,阅读与写作再上一个台阶,每天的时间安排再统筹一下,我估计,这个任务可能可以提早完成。
二、反思:在特定的困难面前,我该成为怎样的自己
可以说,用“迫不及待”来形容读《指向自我的反思:一项优秀班主任认知实验研究》的心情一点都不为过,读完,总觉得文章太短了,这样的文章还想继续读下去,也许这就是阅读的共鸣。虽然它不是一个故事,却读出了故事的味道,吸引我往下读,读完还想读。
本文作者作者刘永存教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法学博士。刘教授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斯纳优秀教师的成长路径时给出的一个“数理公式”:实践+反思=专业发展。他还指出,作为实践着的教师,从普通走向优秀的过程中,“反思”的意义和价值是决定性的。然而,波斯纳并没有详细地对“反思”进行过跟踪研究,即优秀教师到底如何反思的?普通教师难道从不反思?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反思的最大差异再哪里?正是因为存在诸多疑义,“反思”在他这里就变成了一个“未知的黑箱”,一直“悬而未决”。本文通过对3位班主任进行认知实验和深度访谈,力图在这个“未知的黑箱”上凿开一个小洞,以窥斑见豹,并借此为实践着的中小学班主任经由“反思”走上专业发展提供助力。这样的开篇很吸引我,一口气读了下去。
本文从前期研究过程、实验结果呈现、基于深度访谈的进一步分析、结论与反思四个部分展开论述。这样的构建符合逻辑结构,更重要的是深度分析这部分很精彩,能给一线班主任带来很多启发。根据实验内容的反馈表明,被调查者表示“学生越来越难管”“家长越来越难对付”“班级越来越难带”这三个问题带有很大的普遍性,占比达78%。我带的上届学生及家长也暴露了这样的问题,我曾经一度陷入痛苦的深渊不能自拔。痛定思痛,我决心下去重新带一批学生,这批学生及家长展现给我们的是完全不同的风貌,这也许也是跟自己的带班理念及教育理念的引领有关系。我认同被试的这样的观点:我想无论哪个时代,班主任都会遭遇特定的困难。因为,人是无法超越时代的。我们在遭遇教育问题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困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力欠缺”。我们现在的压力从本质上说,是我们还不能完全胜任班级管理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带给我们的挑战。事实上,班集体是孩子们成长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尤其对独生子女来说,在这里,他们能够学到与人相处,与人合作,树立团队意识等等。因此,对于班主任而言,最重要的是打造好一个平台。
从以上的以“自我能力为为中心的逻辑构建”中,我们发现,它指向的是“自我”——承认外部现实的客观性和制约性,而强调“我”及“我的能力”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既有条件下对客观条件的利用和改造。反思指向“我”的可为、可提升及现实的可应对。背后所蕴藏的教育姿态是积极、富有能量的。
三、挑战:面对社会环境及家庭背景的应对策略
我们承认,世界是变化的,学生、家长、教育部门的要求也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不可能用传统的经验“一劳永逸”地处理发展着的事物。每个家庭的背景不一样,教育期待也不一样。家长的教育期待变化很快,这跟我们的经济发展是相关的。所以我们要理解差异的存在,然后再去区别对待,你就会发现不一样的天地。理解是应对家长多元期待和多种个性的基础。有了理解,才会有沟通。一直以来,我都特别感谢支持我的家长团队。感觉我们的距离越走越近,彼此之间已超越了一般的亲师关系,感谢他们总是给我很多支持与包容,这样的关系用金钱买不来,用权利换不来。在与他们一起的时间感觉心里踏实,有安全感。无论学校布置了什么作业,我都有强大的后盾,这让作为班主任的我感到无比的幸福。
面对社会环境及家庭背景提出的挑战,优秀班主任应对现实遵循的逻辑应该是:接受现实——面对挑战——享受成长。他们更愿意将外部的压力当作专业成长的刺激物。坦然地接受与承认,是启动他内在应激机制的必要条件。在面临挑战时,经过激活后的身心所表现出来的应急状态和面对挑战所提供的能量就增强了。
四、实践:应对班级建设提出的实践设想
在教育的过程中,班级出现的问题有些是偶发、紧急、临时、不可预见的,这考验班主任的实践智慧。在这个家长迅速成长的信息时代,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及人力更各方资源,通过老师引导学生,家长引导学生,学生引导学生,家长引导家长——搭建一个平台,让大家都来展示好的做法、好的理念、大家相互学习,互学互鉴,共同成长。在班级日常管理中,让学生站在舞台中央,激发学生的想法与勇气,让他们成为创新班级形态的一颗种子。班主任的意义在于为这颗种子找到合适的地方,让它在适宜的环境里生根、发芽。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家长要更多地合作,各自找到一个参照系,然后,在班级群体里展示自己的优势面。大家可以在这个“共同体”里走向自我的成长。
时代在发展,社会的变革、家长的变化、学生的多元都是客观事实,但无论如何变,总有一些本质性的东西时共通的。比如:对发展的向往,对自我的重视,对获得尊重的渴望等等。我们需要反思的时既有的经验里那些有效的元素如何与现时代的特征相融合。回归到根本,班主任需要有实践智慧,需要对原有经验重新进行评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反思”,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对班级文化的刺激——反应——联结机制,找到与家长、学生、科任老师在应对事情上的那个“刚刚好”这种谋求平衡的艺术事实上就是班主任实践智慧的核心能力之一。
反思,时一个痛苦的过程,那是切开自己的伤口往里看,如果我们只往外看,看到的就不是智慧,而是嘲笑。往内看的过程其实需要勇气,改变更需要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