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多》初初拿在手里,感觉好薄好小的一本,我原以为顶多一个小时就可以翻完,没想到这短短的120页,竟看了整整三天。当然,这和自己的拖沓也有关系,但的确,这是一本看起来很简易,却着实烧脑的一本书。
第一次写了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后,很多朋友都觉得看起来一脸懵逼的样子,其实我也是,导致后面也越来越慢,所以现在作为看完全书后的总结,我想用一些随想的方式来表达。
虽然书名提到柏拉图,其实内容和他却没有半毛钱关系,甚至在他老师将要赴死的那一个期间,很多人都前往监狱探望、陪伴,聆听最后的大师之音,他作为弟子却一直没有出现。或许是有别的什么原因,但如果不是非必要理由,对他这种行为我表示不理解。哪怕一个人千古留名,而另一些人默默经年,但并不代表他们的人格就和名气成正比。
书里面详细记载了苏格拉底的最后一天,和平常任何一天一样,跟朋友们畅谈,就一些存在分歧的观念,对后辈进行疏导。他的那些说法,有的我看得懂,有的似是而非,感觉他的套路就是说一些观念或者例子,很浅显的,显而易见的道理,然后问别人,这一点你同意吧,当然,对方是同意的,然后七八个十来个这样的“同意”说完,别人就突然发现,已经走进了他精心布下的套路,原本持不同意见的人自觉不自觉都变成了他的拥戴者。我也是这样,懵懵懂懂地就被带进了他的节奏,还没想清楚怎么回事,结论就出来了。还好苏格拉底没有做传销,否则遇上这样的洗脑大师,估计朱夫子都不能幸免。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境界呢?我在他其中一句话里隐约找到一些端倪:“别人对我的见解是否同意,我认为是次要的。我只是急切地要我自己相信。”的确,当我们想要说服别人去相信一些观点,或者做一些事,我们会对他们阐述自己的理由,假如你是抱着某种特定的目的,去说一些连你自己都不相信的言不由衷的话,我想,你会很难说服别人。人,当你急切地想要说服别人,不如先急切地说服你自己。写文章也是一样,言为心声,要确保你心里真真实实是这样的想法,你说的话,写的东西才能让别人产生共鸣,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编出来的作文,哪怕文笔再优美,也不能打动别人一样。甚至,我们在争论的鸡汤文,如果是为了鸡汤而鸡汤,会让人由新奇到麻木,继而憎恶,但若是你由衷写出来的字句,哪怕也被定义为鸡汤文,也会得到别人的认可。
人,可以欺骗甚至你身边最熟悉的人,但唯独骗不了的是自己。最高明的骗子,会想办法让自己本人受骗,再去骗别人就无往而不利了。这是负面的例子,换成正面的说法,当你想要说服别人,首先必须说服你自己。
这就是几千年前的苏格拉底,在他人生中的最后时刻留给我们的一粒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