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有的,是行色匆匆的路人,是卖力招揽生意的促销员,或者是UU跑腿,还有外卖小哥,都只是一面之缘,算不得朋友。
可是,有那么几个人,我要是见到他们,会多看几眼。要是在常遇到他们的地方,没找到他们的身影,又会不由自主去想,今天他们怎么没来,他们会去了哪里。
这样的几个人里,有一位,是总在街边看书的丐帮老爷爷。
他的穿着,好像犀利哥的那种风格,很有辨识度,你看见他,很容易想到他的职业。他们这样的人,常常在街上卖惨,执着地调动着大家的同情心,吸引着路人的目光。可他虽然也是这一行的,却和同行很不一样。
我见他时,总在晚上。他席地而坐,一般都会选择在路灯附近。他在看书。印象中他看的是一本大部头的书,很厚,那书似乎经常被翻阅,颜色已经不再鲜亮,而且好像快要看完了。有时候从他旁边经过,他正在看,戴着口罩,戴着眼镜,很专注,仿佛心思全在书里,仿佛看书就是他的工作,而街道就是他的书房。
虽然光线不是很明亮,但是晚上的时候,除了路灯,街边的商铺灯火辉煌,这个时候看书,只要不怕吵,就没有问题。
有时候,书放在他手边,而他的目光游离在远处。他从来都不说话,我想不明白,在这样的大街上,他何以如此镇定自若,专心做自己的事情。
他一般早上不出现,所以我无法想象他晚上会在哪里下榻。可是晚上的时候,他总是在那儿。最近,他的那本厚书似乎看完了,已经换了一本硬封皮的薄一点的书。昨晚下雨,我没看见他,忽然很想知道他会在哪里。
除了这位丐帮老爷爷,我又不由想起了另外一件事。
那是昨天还是前天早上,我记不大清楚了。我从广场经过去往地下通道时,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大声吆喝,说什么没听太清楚。我回头,就看见一个小伙子,站在台阶处,面对着空旷的广场,大声说着什么,好像是要签名售书一样,面对一众热情又狂热的粉丝。我想,如果比演技,他也不差。
我当时十分好奇他的想象力和表演欲望从何而来,但是我更担心自己上班会迟到,所以,生生错过了这样一个猎奇的好机会。其实那时,我只要多站一会儿,听听他说什么,也许就能够猜出大概。现在只能脑补他的意图了。
也许他是要锻炼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开口说话的胆量,或者,他想兜售什么东西。做什么都不容易,首先要能拉得下脸,说得出话。不管怎样,这样的事情也不少见。
记得有一次晚上下班回家,还是在这个地方,有一个年轻人,在台阶上摆着电子琴,旁边还放了音箱。他在自弹自唱。远近的台阶上,下面的广场里,有人坐着,有人站着,都在听他唱歌。大家与他的距离,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圆弧形,我想亲民的个人演唱会,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场景。
街上音乐家有时候也在地下通道里出现。
那时候天气比较冷,忘记是初春还是深秋了,我现在更愿意相信那是深秋。只有深秋给人以萧瑟的感觉。那天很冷,他在过街的地下通道里站着,手里抱着吉他,也是边弹边唱,他的脚边,敞口放着吉他盒子,里面已经零零散散放着一元两元甚至票面更大的纸币。
我从旁边过,感觉有点怪异,有点兴奋。这么近距离听街头演唱,而且还各行其是,就像我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而你正浮游在大海或漂浮在天空中。你那时没有看行人,只自顾自地演唱,我也没好意思看你的脸,所以也不知道你的眼神落在何处。
有时候街头艺人也在热闹的街角演唱。
那些地方,人流量大,也有好些人晚上出来散步或者纳凉,就好奇地聚在你的周围,看你唱歌,还有鼓掌的。我通常都是披星戴月回家,所以这个时候肚子正饿得咕咕叫,只是对你行了注目礼就匆匆离去,只能在心底里支持你。
可是这些街头艺人朋友不常见,属于可遇不可求的那种,算得上熟人的,就是那位街头看书的丐帮爷爷。
经过他身旁,他永远在看书。他的身后,天凉时,会堆放着几个大的塑料袋,里面鼓鼓囊囊装得很满。塑料袋很大,似乎把行李放在里面都绰绰有余。它们很幸福地聚在他身后,他有时也靠在塑料袋上面。就好像坐在自家的大沙发里,靠在厚实舒服的沙发靠背里一样。
我看见他时常常想,手边有了书,身上有衣服穿,肚子也不饿,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有时候我甚至很想知道他究竟看的是什么书,那本书是不是很有趣。虽然我从不缺书看,大部分的时间是书目太多,眼花缭乱看不过来,但是看到他那么专注地看书,我还是很羡慕的,因此也就更想知道究竟是哪本书这么好看,如此吸引人。
街道的风景就是这样,大部分人都是匆匆过客,也有些人是来表演的,还有些人就生活在那里,那是他的常态,本色出演,他也只是尽了本分,做自己而已。
在我们自己关起门来的家里,因为有了空间的距离,有了围墙和窗帘的保护,我们的世界更私密,更安全,也更自在。从这一点上来说,那些街上的朋友更有点公众人物的意味,这样来说,我倒是有点羡慕他们的镇定自若的劲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