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的三大经营主张,其实也可以理解成一种经营理念上的三段论。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慈以待人,就能激发员工与合作商的积极性与兄弟情义,自己不必亲力亲为,而周遭将士自然全力以赴,这就解决了企业的发展动力问题;保持减省俭约,实际上给自己留下了广阔的腾挪天地,与战术选择余地,这就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氛围,解决了企业的发展机制问题;而不为天下先,则为企业价值观进行了定调,打造出良好的企业文化与团队氛围,对内来说,奠定了企业发展的文化基石,对外则争取到了最广大的统一战线,这就造就了企业发展的势。
动力、机制、势能,这三者,实际上就是企业软实力的完整构成。那么,假设企业在产品线、生产链和品牌塑造上不犯大错,甚至具有较强的差异化竞争力时,那么这家企业发展起来一定是顺风顺水,很快就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说到这里,老子生怕还有人不能领会,又嘴碎了一回。“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如果有人舍弃慈而追求过分的刚强任性,就很容易遭到摧折,比如项羽;如果放弃俭的原则而喜欢极致喜欢奢靡喜欢大场面大动静,那么就很容易虚耗资源,比如杨广;如果有人事事锱铢必较争天下之利,那么就会遭到众人的强力反弹和背叛,最终身死国灭,比如朱由校。以上种种,可以说是寻死之道,更不用说,如果三条都犯了,那简直就是作死作出花来了。
而在这三者之中,老子又特别针对领导人的个性特点,反复强调了“慈”的重要性。“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什么意思呢?保持“慈”,不管是国战、政争,还是商业竞争,都能大大加大胜算,再不济也能防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甚至说得虚一些,连天意、运气这些比较玄幻的东西也会更加青睐,守护着他。为什么?以慈待世人万物者,守护他支持他,其实就是守护天生万物,守护公理人心。
实际上,不止是老子,儒家也秉持着类似的观点,只是他们的代表性用词不是“慈”,而是“仁”。儒道并举,这也正是后世“仁慈”这个词的来历。
那么,儒家在“仁”的概念阐述中,一个核心理念就是孟子所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那么如何得民心,儒家的主张是五条,仁、义、礼、智、信。显然这五条是从个人修养、素养和行事风格两个方面来要求的,也可以说是个人和团队战斗力感召力的组成公式了。那么,这其中,“仁”又放在第一位。什么是“仁”,儒家的解释是:亲亲之爱、仁恕之道、恻隐之心。这个部分,从主观角度来说,与“慈”可以说是高度契合的。只不过,慈更强调的是本心,仁的很多衡量标准是行为而已。而所谓“仁者无敌”,为什么无敌?实际上,正是因为仁者“天将救之,以慈卫之”,方能无往而不利。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