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珠海体育中心王力宏演唱会热闹非凡,太太和俩个朋友拿着我的票去现场看热闹去了,我站在24楼的次卧飘窗前,悠然自得地望着二三百米外灯光璀璨的体育中心,想起了三十六年前8160团支部和班委会主办的班级层面的“学习张海迪文艺晚会”,当时就决定了今天的简书“日更”文章的主题——青春飞扬。
进入主题之前,必须叙述两个时代背景。一是张海迪,现任中国残联主席,作为身残志坚、百折不挠的典型,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是我们整一代人的精神领袖,我清楚的记得,很多同学都把“百折不挠”写在笔记本上的第一页,我自己更是用毛笔竖写了百折不挠四个字,贴在床头上的墙上。二是8160班级,我们专业的全称是农业经济系农业财务专业,直接对口国家财政部农业财务司,当年是全国第一,也是唯一一个班,我们的师兄,8060班当时也叫八O农会,即农业会计专业。当然,后来毕业分配,师兄师姐们是按农业财务专业分配在全国各地的财政系统的农业财务部门。不知道是不是与农字头的专业有关,还是很多农村同学和我一样,为了录取刻意填报的专业,我们8160来自农村的学生占了绝大多数。实事求是地说,刚入学时,我们来自农村的同学与来自城镇居民家庭的同学的差别还是很大的,从衣食住行到文体社交,以及综合素质,来自城镇居民家庭的同学的档次明显要高不止一两个。所以,大一上学期,城乡差别的冲撞、碰击和磨合是8160班集体的主流。正如昨天简书所述的篮球比赛,学校运动会,迎新晚会,演讲比赛等都是来自城镇的同学唱主角;但是,正是这些集体活动,是最好的磨合剂,到了大一下学期,8160班集体整体和谐已经初具雏形。在这两个时代背景下,8160“青春飞扬”的文艺晚会上演了。
那是一九八二年五月二十八日、星期六晚上七点一刻,8160“学习张海迪文艺晚会”拉开序幕。记得当时我是第二团小组组长,参加过筹备工作,晚会除了固定节目外,每个小组出三个节目,然后是“数数点节目”。我和我们的海金同学属于其貌不扬、五音不全和缺乏文艺细胞的那一类人,很自觉地在靠后门的座位上坐好准备欣赏。说实话,篮球比赛结束后,很多同学都十分踊跃根据自己的特长在准备节目,记得有一天晚上从图书馆出来,发现一组的杜杰和刘建勋同学在图书馆旁边的树林子里练相声,我躲在旁边偷偷的乐了几分钟;还有王亚栋同学躺在床上哼革命样板戏的调子。大家私下里都在议论谁跳舞,谁唱歌,谁吹口琴,在大家充满期盼和迫切的氛围中,我的心情和很多同学一样,充满了兴奋和期待。
晚会一开始就进入了高潮,来自云南的王丽琼和来自西藏的(王代玉)表演的双人“罐舞”,舞姿和音乐一样,时而优美柔情,时而热情奔放,让我和很多同学拼命鼓掌以示敬佩。说多一句,这俩个女同学,就是放在现在也是大美女,我偷偷的溜了一眼左右两边的其他同学,发现个个都是目不转睛,每个人的脸部表情都充满了青春的惊异和兴奋。后来的节目一个接一个,掌声和欢呼喝彩声一波又一波。
首先,被同学们尊称为关贵敏第二的、来自醉美贵州的张贵民和来自北京的全校演讲比赛第一名张莉的歌声,着实让我们赞叹;来自西藏的杜杰和江西刘建勋同学表演的相声,又让我们捧腹大笑,平时不苟言笑的杜杰和平时自命不凡的刘建勋搭档说相声真是绝配,刚站上台,还没有开始说话,就让我们哈哈大笑。接下来,李丽萍,雷建平,王丽琼等同学又表演了个人的精彩独唱;何桑同学极具迷人魅力的独舞和张莉同学热情奔放的斗牛士舞,还有张建凉同学的精妙悦耳的口琴独奏,又把晚会推向高潮;而来自江西吉安的小个子女同学周晖,居然给我们来了个独具特色的木偶戏,又一次让我们喝彩不止,掌声雷动。
整个晚会好像是38个节目,其他同学的精彩节目记不清了,好像江浙同学唱了不少革命样办戏选段。反正,那天晚上的8160教室欢声笑语不休不止,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幸福的笑容。正当我们估计晚会快要结束时,发现女篮队长张建凉带头,李丽萍,周晖,何桑,张莉和杨桂兰等女篮队员悉数站在台上,居然给我们来了一首《排球女将》的主题歌,篮球女将唱排球女将,不仅应时应景,而且还应我们对篮球女将的崇敬之情。当年,在全国人民学习中国女排奋勇拼搏的背景下,这部来自日本的电视连续剧《排球女将》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大家都在追看这部电视剧。所以,女篮队员集体演唱《排球女将》那是真的把晚会推向了高潮。我清楚的记得,教室里所有老师和同学都站了起来,与我们可爱的女篮队员一起唱歌。
在所有同学都熟悉悦耳又铿锵有力的《排球女将》歌声中,8160“学习张海迪文艺晚会”结束了,相信全班所有同学都应该没有忘记这场让我们8160同学绽放青春,青春激扬的第一场文艺晚会。对自幼缺乏文艺细胞的我来说,开心和兴奋之余,又深感惭愧和自卑。在与海金一起回宿舍的路上,俩个人曾下决心要向同学们学习,努力改变和充实自己。老实交代一下,三十六年过去了,当年的决心没有付诸行动,现在依旧五音不全,依旧没有文艺细胞,依然对能歌善舞的朋友崇敬不已。不知海金同学有进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