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对孩子来说,如果这个“别人”是自己的父母,效果会更好。
教育孩子,从来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因为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爱孩子,这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但是,如果只知道爱,如高尔基所说,那是母鸡也会做的事。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更在于人懂得教育自己的后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自我意识形成的时刻,父母的看法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记。可以说孩子是通过父母的眼睛在看自己,父母要用鼓励、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肯定孩子,让孩子的潜力将能得到最好的发挥。
心灵的成长需要肯定。如果你能把“孩子,你真棒”作为口头禅,相信孩子一定会带给你出人意料的惊喜。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也就是赞美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可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是现代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父母若期望孩子成人、成才、成功,最佳的办法就是——永远做孩子的欣赏者,培养孩子的自信,欣赏孩子的才华。
父母们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尤其是对年龄小的孩子。如果你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当然会觉得没有几件事是值得表扬的,但其实,年龄小的孩子能做好一些“简单”的事,已经很不容易了,而良好的习惯和好成绩,就是由这些“简单”的行为累积而成的。父母若能慷慨地给予赞美,孩子的表现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更棒。
当孩子取得了一点进步,如学会一首歌、一支舞,学会写自己名字……父母都应及时鼓励。鼓励形式可以是送他一个小礼品,在亲戚、朋友面前大声表扬,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深刻体会到成就感。
而且在生活中,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是巩固孩子的好行为,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手段,如孩子的东西往往用过后乱扔,你可以要求他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好,孩子只要能整理好一件东西,也应及时表扬“你这样做真好,若能把其他东西收拾好就更好了”,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巩固自己的好行为,形成好习惯。
称赞孩子,不要只注意到孩子成功的那一小部分,也应注重孩子不怕困难的决心和认真态度,特别应该赞美孩子最努力的地方。例如:孩子在幼儿园画好了一幅画,一开始他可能不太会画,于是他画了又擦,擦了又画,虽然时间花得比别的孩子多,但终于还是画好了。这时候做家长的,一定要对孩子有所鼓励,表扬他有始有终及求进步的学习态度,孩子在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之余,就能建立努力就能克服困难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