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大会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教育、人才的竞争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日益凸显重要性。重视人才工作的国家较之于重视物力资本的国家更具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中国自成立至今,虽然已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若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中站稳脚跟,就不得不重视人才工作。
分类施教“引进来”+“走出去”,增加人才培养的“长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发挥好高校作用,利用专业师资、学科交叉的优势,激发人才专研热情,着力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利用专业、专精的优势,搭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平台,定向培养、定向输送专业人才。要发挥好企事业单位作用,将优质的资源、先进的技能“引进来”,让业务骨干“走出去”交流学习,组织同技能比赛,以赛促学,推动能力素质提升,多向发力加速人才成长成才,把人才培养的路径拉伸得更长更精准,持续推动经济社区更好更快发展。
不拘一格“引进来”+“走出去”,拓展人才引进的“宽度”。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要广开进贤之路,既要补充“高精尖专”血液,也要注重吸纳本土人才,“土专家”“田秀才”们对家乡有强烈的情感归属,又有丰富的致富经验,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人才引进要注重多元化,既吸引高层次人才,也广泛吸纳各领域专业技能人才。要突出柔性引才,必要时敢于突破地域、户籍、身份等限制,树立“不拘一格引人才”的良好风向,让人才引进的渠道拓展得更宽、覆盖得更广。
人岗相适“赛马制”+“容纠错制”,提升人才发展的“高度”。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要推动人岗相适,把人才放到与其能力素质相匹配的岗位上去,对于一些急需紧缺型人才,鼓励到艰苦一线、急难险重岗位上去,让其最大程度施展才华;对于重大项目,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要树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让人才有更多的时间潜心研究、专注创新。运用好容错纠错机制也很关键,加大对人才的关心关爱力度,让人才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推动人才取得更多、更大的突破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