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弦的雷7举头三尺有神明 - 草稿

    仅凭问“筷仙”,在没有其他确切证据之前,还不能妄下判断,就是某人干的,也只能从侧面了解一下,在做下一步的打算。

    多番思索之后,  很有必要先找一个中间人试探一下。仅此也颇费周章。四爷爷是族长,德高望重,公正无私。九淮求四爷爷帮忙。

        一个宗族内部的管理和各项事物的主持,都有族长担纲,乡规民约靠宗族的血脉来维护。几百年前,这个家族共同的祖先来到此地,经过几代人的繁衍生息,也有外姓人在此落脚加入,已经由当初的一个家庭形成一个村落,又由一个村庄分化为四个小村落。虽然当今是乱世,族长依然具有至高无上的宗法权力,小如家庭纠纷、婚丧喜庆;大如祭祖、祠庙管理等事务都要主持。

    作为一个宗族的首领,乡规民约的维护者,村里发生了这样的事,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族长对自己村子里的每个人人品秉性几乎都熟悉,自然对那几个游手好闲的混混也是了如指掌。


[语音]

四爷爷找到找到赵狗子时,没想到他竟然痛快的承认了,而且狮子大张口,张嘴就要一百大洋。

      筷仙说的竟然是真的。

      几番交涉,像做生意一般讨价还价,最后降到五十块大洋。

      息事宁人,以和为贵,是中国人永远的处事哲学,并非表面上的忍气吞声,吃亏是福,那么简单。而是包含着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的智慧。俗语说,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可是九淮如今的家庭真的是入不敷出,捉襟见肘,只好东拼西凑,也只凑了三十五块大洋。

    九淮只拿了三十二块大洋,交给族长四爷爷。四爷爷,面露难色,

      “说好了五十块大洋,赵狗子那个无赖岂肯答应?”

      九淮如此这般,说了个中缘由。

  果然,赵狗子直接翻脸,“三十二块大洋,休想,我砸烂了它!”

    “你敢,箱子后面十八块大洋,难道不是拿的?”

      四爷爷严厉的训斥道,“你背地里尽干些偷鸡摸狗,坏事做尽,不看在乡里乡亲的份上,早就报官了。”

     

    一族之长自然也不是吃素的,受人所托,忠人之事。既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又声色俱厉,如此软硬兼施,赵狗子终于像吃了大亏,最终答应了。那把盒子炮也算是完璧归赵。

    在九淮漫长的一生中,用自己特有的精明,制造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算计。有些虽然小的微不足道,却也错综复杂,甚至很难用语言文字叙述出来。

      九淮读过几年私塾,文化不高。却对《三国演义》,耳目能详。大概也是听评书了解的。这本书凝聚了几代人的智慧,才由罗贯中总结整理出中国最著名的妇孺皆知的古代小说,其中许多精妙绝伦情节如蒋干盗书,草船借箭,……不也是很多这样的小算计,成就了一段风起云涌的历史。这本描写古代战争史的鸿篇巨著,之所以得到中国人的喜爱,因为无论是国家领袖,还是贩夫走卒,都能把这些这些中国人的计谋运用到人生之中。

  很多人都经历过不能用科学解释的玄虚现象。关于“筷仙”,九淮亦不能解释。因为他之前并不信鬼神,经历这件事情,不得不相信某些玄虚的事件。

    该等被称为迷信的违背科学的玄虚事情,这些事件的诞生绝非偶然。既然不能解释,读者也就姑且听之吧!

    九淮是作者的祖父,听说了爷爷的这个故事后,自然勾起了他的好奇心,立刻找来了筷子,按照爷爷说得请筷仙的方法,想试一试,爷爷说忘记了口诀,作者当时已经上初中,不相信口诀会起到什么作用,还是摆好了筷子,于雷的父亲也很好奇,就参与了这个实验。

知道是心不诚还是没有念口诀的缘故,试了几次,筷子丝毫不动。   

            艰难的抉择

  乱世人不如太平犬,九淮像极了鲁迅散文中的闰土,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有时九淮会做一个梦,赶着一辆马车,驮着一家老小,因为逃难离开故乡,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空旷的荒野,大雨滂沱,道路泥泞,马车深陷泥潭,进不得,退不能,呼天不应,叫地不灵,九淮禁不住向着天空高声喊,“老天爷,你睁睁眼吧……”

当年九淮打死了两个土匪,有一个土匪的儿子参加了八路,听说还当了连长。最近还要来找他爹的尸体。有好心人来报信,最好出去躲一躲。

      躲到何处去?故土难离,然而,怎么说也是杀父之仇,如果对方来寻仇,如何应付,留下岂不是坐以待毙?九淮一家必须面对艰难的抉择。

  最终九淮媳妇若兰一锤定音,“走,家乡已经无可留恋,不如出去闯出一片天地”。

  事不宜迟,举家迁徙去往省城,没走多远,卖掉了马车,一家人风餐露宿。几百里的路程,裹着小脚的若兰和家人硬是徒步走到了省城。

  偌大的城市,举目无亲,后来遇到一位老乡,也是从老家逃难出来的,在他的帮助下,暂时安顿下来。

    之后,九淮做生意,去过上海,青岛很多地方,历尽艰辛,做过各种生意,最后选择开布店。凭着出色的商业才能,和诚实守信的品质,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九淮用多年的积蓄买下了一处院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