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翻译得当,私下感觉,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几个勿,等于什么也没说呢。这不等同于说“勿杀人”一样?
1,李零:不臆测,不武断,不固执,不主观。
2,钱穆:一无臆测心,二无期必心,三无固执心,四无自我心。
3,李泽厚:不瞎猜,不独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
4,南怀瑾:毋意,是说孔子作人处世,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见,本来想这样做,假使旁人有更好的意见,他就接受了,并不坚持自己原来的意见。毋必,是他并不要求一件事必然要做到怎样的结果,能适应,能应变。毋固,是不固执自己的成见。毋我,是专替人着想,专为事着想。臆测,独断,固执,主观。这四个词所指向的处事行为,本身就是公认的错误。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似乎是限制自我能动的一个推向极端的托词。所以,此句是对处事待人的约束。
而在搞学问上,只要通过自身缜密的思维,那么,必,是需要做到的。固,是需要坚持的。意,是哲学性的方向性的判断。所以,就这个角度看,必,固,意,我。这四个字的翻译就不适用。
“不许杀人放火”之于“臆”,都是为了证明自身无比正确而预先设定的极端的前提。
至于对未知的探索,那么,意,必,固,我,就限制了对真的求索态度。
所以,汉文化有对行事处世标准有帮助,而对知识求索有限制。所以,反映到具体的学人的言行里,骨子里的谦虚,就是证明,即便证明是千真万确的,也不会说“必”。
所以,就中国为何很难涌现世界级杰出人才的疑问,似乎就有一个解释的支点,即:由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句看,人的思维发展,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反倒受制于人的处世、处事、待人的诸多社会交往的规范,进而,以为以谦逊暗示“杰出”或者以“不勿”的处世态度与行为去代表“杰出”,所以,实际上,“四勿”,阻碍了“杰出”所必须的“必”,而所谓“必”,是寻求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则,而这个“皆准的通则”,恰恰是杰出人才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