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自己、应然的自己、差距的自己和批判的自己都是自己的声音,却总是因为相互纠缠、矛盾给人带来烦恼,让人一天的精力被消磨。这些”自己“的声音都是一样的,当事人也只是在发现他们相互冲突时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分裂成如此之多的部分。自己的自己吵着自己最真实的感情感受,应然的自己在提出要求,差距的自己是前两者之余,批判的自己则凌驾于前三者之上发号施令。最可怕的是每当你认识到这一点,觉得应该不这么做时,其实已经落入了批判的自己的范围里继续着内耗。批判的自己的错不在于他在批判,而是他带来的负面结果大于批判带来的正面收益,在人的承受能力不变的情况下人只有规避这种负面结果才能带来好的结果。
在自己之外,我们还会面临其他消耗精力的事情,在这些事情里其实也隐藏着这四个自己的争斗。与人交际需要消耗精力,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由个人的想法决定的,而是由我们的行为引导到最后的结果。但这是批判的自己还是说”为什么不做到更好?”。学习是消耗精力的,因为学习的内容同样不受我们个人想法左右,保持客观态度才能学习到真正自己所不知的知识。但批判的自己还是会说“为什么学的还不够多?"足见批判的自己虽然有批判的作用,但人除了批判外还需要时间、精力、心神来应付事务,整日陷入自己对自己的批判本身不坏,坏在这是需要额外的时间、精力、心神的。这就像一个大漏洞,如果不采取将其填补起来的方法,只能说明你的精力容量够大还没完全漏完而已。
在批判与学习、生活、交际之间解脱的方法只有放弃,要么放弃批判要么放弃学习、生活、交际中的一者,腾出精力来应对其他,要么放弃批判,从源头上堵住漏洞。两者都称不上是十全十美的方法,但只有这两种方法。与其抱着幻想想象自己同时既能又能,不如早做取舍早解决问题。
在与刘老师的交谈中,我不止一次的感觉到我有不足而需要向她学习的地方,今天我终于明白了这一地方是认识自己。我总是在逃避认识自己的一切问题,这种逃避并非主观的,更像是我的结果。我没能认识到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这就是我逃避自己的结果和样貌。在此基础上,我更不能针对我自己的问题提出自己真正的解决方法。我逃避学习,逃避交际,逃避感情,逃避心理疾病,我面对什么有关”我“的什么事情除了批判就是逃避,即使其实我在关心别人时并不会这么做。我没有掌握认识自己的方法,亦没有认识自己的想法,导致我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了解自己又最不了解自己的人。
我目前从刘老师身上学到的认识自己方面有焦虑的认识、烦躁的认识、内耗的认识、自我表达的劣势和思考的优势,学习到的解决烦躁的方法有专心于感官。认识自己首先要给自己时间,否则只是留在口头的口号。认识自己首先得认识自己不认识自己,进而才可能真正开始认识自己。我的确不认识自己,我不明白自己的性格、特长,不明白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我总是在胁迫着自己做自己认为自己想做的,并且总是出问题,一遇到问题就直接选择逃避,对于说出自己真实样貌的人还会报以冷眼,足见我既没有认识自己也不能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不能空耗时间。我也曾企图开始认识自己,但最终要么睡着之后忘得烟消云散,要么坚持不了多久就缴械投降。认识自己对我而言已经证明是痛苦的过程。它痛苦在我总在下意识地抗拒这一行为,而强迫这么做又不过只是一时的意气用事。我的盲目让我只能嘴硬,我的无知让我口出无凭,我的烦躁让我静不下心来观察这个离自己最近的人,甚至连自己烦躁都不自知。认识自己是什么?恐怕就是在解释”自己“是什么,”自己“有什么,”自己“能做到什么做不到什么,”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其实这些问题自己是最不能了解的人,他人往往比我们看的更加仔细和细致,所以认识自己就是认识别人如何认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