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在最主流的网络商业模式必定经由社交走向电商,我对网络社交产生的些许的兴趣。于是在看到这本书的名字,以及扎克伯格那半张笑脸的当下,我就立刻去关注了一下这本书的价格。亚马逊kindle版某周特价9.99元。我撇了撇嘴,觉得有些贵。犹豫了几天最后还是拍板,买了下来。
现实是,别看封面是马克扎克伯格,但书却是他的姐姐兰迪扎克伯格写的。所以通篇都是姐姐的心路历程,马克只是亲情客串了几场。就好像一个电影海报,没用主要演员,而是一个友情客串的知名演员,这电影一上映,观众一定都要求退票了吧?我也想,可是没办法,要怪就怪:一是自己买前没仔细研究一下,二是我只知道那个人叫扎克伯格,至于first name~呵呵,要不说我文化水平还不够,还得多读书呢!
既然钱已经泼出去了,捡是捡不回来了,总要让这十块钱起码给我带来些许的收益吧。
这本书还是很好读的,总共320页,我只用了不到四小时。(我读书速度很慢,所以不到四小时对我来说是非常快了)姐姐花了一些篇幅讲了讲自己从一个因为是“牙医孩子,礼节性面试”未通过,到进入奥美,其间被下绊子穿小鞋,又被弟弟出往返机票,前去参观初期FB,怎么谈薪资,最后加入团队。之后就是些有的没的,絮絮叨叨的内容。好在其中讲人们网络形象的部分,给了我一些不错的启示。
我们每个人在网络上都有个人形象,早期这种个人形象都比较分散,因为当时的聊天室、论坛等并不互通。但随着社交网站的完善及相互连通,每个人的网络形象都逐渐趋于统一。因为我国网络进入铺开时正是80后人群成长期,所以80后们的网络形象几乎都是由自己建立的。从早期的QQ空间、开心网、校内网(人人网)到现在的微博、微信、知乎、快拍、in、FB……我们在各个社交网站填写自己的信息,上传自己的照片,发表自己的言论。这些行为逐渐构建起了我们在网络世界里的形象。但随着第一批互联网用户的成长,他们不再只是塑造自己的网络形象,开始为他们的孩子塑造网络形象。但显然大家并没有关注到网络形象的重要性。这可能跟一开始网络对真实身份关联性不高有关系。于是父母在互联网上肆意上传着孩子婴幼儿时期的照片、视频,还有糗事。当然大人们觉得这很可爱,很好笑,况且小孩儿嘛,有什么关系。但这些影像,照片正逐渐塑造着你孩子的形象。这些孩子也在成长,当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可以使用网络后,凭借本能,就像日常生活中如何模仿父母待人接物一样,模仿起父母或者其他大人的网络行为。除了网络暴力还有奇葩言行、装疯卖傻等等。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类似“小学生炫富”这样的视频,之后有还有很多00后,甚至是10后加入进来的原因。儿童的网络行为引导是时候引起大家注意了。
关于网络社交的本质,我个人理解,依然是人们通过信息互通,寻求认同感、存在感的延伸。网络空间就像是一个被创造出来的,与现实社会平行的空间。这两个空间彼此平行,却又交汇。人类同享两种空间,也因此自由往返两界。有一些人更喜欢现实社会,他们就更倾向于同现实生活中的友人相聚,他们更喜欢面对面的接触。有一些人则喜欢网络世界,他们能够在网络中寻找到与自己契合的同伴朋友,他们习惯在屏幕上畅谈。还有一些人在现实与网络中都能够游刃有余,来去自如。虽然表现各不相同,但造成他们拥有不同倾向的,依然是人类本性中的掌控意识。哪个空间让他们感知到自己最强的掌控,他们就会更倾向于哪个空间。
所以社交网络就是现实社会社交的延伸,即使很不情愿,我们依然要为一些上司同事或亲戚朋友点赞、转发,即使很违心,我们还是不得不在对方照片下面评论说:“真羡慕,么么哒”。
但网络社交也有区别于现实社交的部分。更多体现在匿名形式的社交上。人们一旦在互联网上匿名之后,就会不受限制,由此变得比现实社会更加放肆。就像是一个保护罩,或是隐形衣。平时生活中被压抑起来的部分将得到释放。具有比较广泛意义的现象,自然就是网络暴力。人们可以把自己最尖酸刻薄,不通情理的一面发泄一通。因为这样的行为没有任何道德及规则的约束,同样也不会有任何惩罚。
另一方面,网络覆盖面非常广,传播速度也是及其迅速。它带给我们更广阔的视野,听到更多地声音,理解更多的思考方式。这样的特性依然表现出了利弊两方面的影响。
网络社交的兴起终是利大于弊。它也会随着联网工具的进化逐渐展现出不同的姿态。但我认为网络虽然将人们从面对面的交流引导向对着屏幕交流,但它还是会回归至面对面交流的模式。人类始终需要通过更细微,更直观的方式传递信息。这是人类本能性的需求。
看来十块钱也没白花,一是对社交有了一种思路,另一个则是,FB的小伙叫马克,他的姐姐叫兰迪,他们都姓扎克伯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