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些天,一则新闻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河南长葛县的黄海霞女士,面对镜头哭诉“自己15年前被人顶替上大学”。面对新闻媒体,黄海霞痛哭流涕,称自己“一辈子因无故顶替而毁了”。这些年来,黄海霞奔走相告,自己当年辛苦考了498分,白白被人窃取。并且,经过她“悉心的调查”,发现顶替自己的学籍的,竟是自己的堂姐,是自己最熟悉的亲人。
不出所料,这个事件引起了长葛市教体局的关注,长葛市教体局也迅速的介入调查。经过调查,确实在15年前,堂姐黄凤玲用了堂妹的学籍参加考试,考上了许昌师范。目前,黄风玲任教于长葛市第一小学,现用名是堂妹的名字“黄海霞”。随后,教体局当即停了黄凤玲的职务。
就在人们以为风波就此戛然而止,水落石出之时,事件却出现了戏剧性的逆转。原来,借用堂妹黄海霞学籍不假,但成绩是堂姐黄凤玲自己考取的,答卷上的每道题,都是自己写的,成绩里的每一分,都是用自己的知识换来的。黄海霞接受澎湃新闻采访,对于1993年中招考试的时间、科目、地点、住宿宾馆等,均表示记不清。对于初三读书时的同班同学名字、老师姓氏、复习的科目等,也都“记不起来了”。而对于黄凤玲来说,同窗寒窗苦读恍若昨日。上大学,毕业分配工作,更是自己在三尺讲台精耕细作的结果,谈何“冒名顶替”。现在工作稳定,收入稳定,再过几年就可以退休,却因为堂妹的有意折腾,让自己陷入了泥潭。
当我们还可以羡慕别人生活的时候,说明我们对生活仍有期待。但是羡慕也要注意尺度,当羡慕转化为了嫉妒而出产生了一些对别人不利的行为,最后非但拥有不了想要的生活,更输了自己。
2
我是在体制内工作的,有那么一段时间,恰巧赶上了十分空闲的时刻。那时候刚刚毕业一年,大学的同学也是什么优秀,在大家的熏陶之下,自然也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目标,心想着既然有空余时间,不如趁此机会好好的提升自己。于是,下定决心,考信息集成项目工程师证,这个证是国家规定以考代评的高级职称证书,虽说含金量不够高,但是对于在体制内负责信息系统建设的我来说,也是有些用处的。
在工作不忙的时候,我开始拿出书来进行学习。可是每次我学习之时,总会有同事在我身边夸奖我学习认真、有追求。同事对我的夸奖,我本该心存感激,但是久而久之我发现他们每天都会毫不吝啬地对我夸奖,每天都会进行一次,每天都一样,经常会时不时的站在我身后,看着我学习。这让我感觉到不是很自在。
万物皆有度,对人表达羡慕也是需要需要适可而止,过度则适得其反。有句俗语,挺接地气的表述,“冷饭炒三遍,狗都不会闻”,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罢。
3
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性的本质。最近研究生入学考试刚刚结束,其中会有一些同学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直接保研,会让人心生羡慕,羡慕他不需要漫长的复习,羡慕他即将拥有的研究生身份。
有些时候我们的羡慕来自于只看见别人最光鲜亮丽的那一面,看不到他们背后的努力与辛苦,或者是说懒癌晚期的我们直接屏蔽掉了他人所有的付出。其实, 羡慕别人,不如做好自己。去找到那条适合自己天赋的路,义无反顾,撞了南墙也不回头地走下去。去学习那些被你羡慕的那些人的优秀品质,去模仿他们,去超越他们,成为别人眼中的那个羡慕的人。
如果你不能从你对别人的羡慕之中发现点什么,然后去努力,那你的羡慕,就是一种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