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三娘子的故事很短,很完整,但是三观很不正。
三娘子明明害了好多人,虽不至死,可毕竟把住客从人变成了驴,不说从此给人驮货拉磨不得超生,关键是使得受害者人亡家破,从此天各一方。所以三娘子绝对是罪大恶极,应该一直被骑到死。结果被一个不明来历的老头一句话,说什么三娘子“彼虽有过,然遭君亦甚矣,可怜许请从此放之”云云,赵季和也不加阻拦,任凭老头把驴口鼻扒开,把三娘子放了出来。
三娘子被救出来,只向老人拜了拜,就远走高飞,再不见人了。这个结局也有些草率,不了了之,不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
事实应该是这样的。
三娘子从驴皮中钻出来之后,感谢了老人的搭救之恩,然后就回到赵季和身边,说了一番发自肺腑的悔改之言:自己身逢乱世,只求苟活,初不管他人死活,又想自己反正没有伤人性命,逐渐也就心安理得。直到赵公子识破了我的技俩,把我也变成了驴,并且骑着我四处周游,历时四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自己所犯下的罪孽深重,被公子骑在胯下之时,虽感觉不堪负重,但是也有些许快慰,知道自己是在赎罪,被多骑一次,自己的负罪感就减轻一些。
赵季和本也不是什么好人,当初弄翻三娘子其实主要是想得到三娘子那套自动化生产工具(私有慕其术者),结果因为三娘子变驴了没法说话,自己也没找到说明书,所以一直没学会怎么驱动(然不得其术,试之不成。)。这下一看三娘子变成这状态了,自己也没法再强求啥了。于是也顺坡下驴,说了几句好话:三娘子能有这种思想境界,也不枉我害你一场了。既然你已经恢复了自由身,看来也不会再害人了,那我就没有理由纠缠你了,三娘子你保重,咱们就此别过。
三娘子一听赵季和这么说,低头默然,面露悲戚之色,不一会儿更是流下泪来。老头子在旁边煞有介事地看着,含笑不语。赵季和却有些不忍,上前询问:三娘子因何落泪,罪孽得偿又复归人形,应该轻松高兴才是啊。难道是怨恨我当初害了你吗?三娘子听了,哭得更加伤心,竟止不住了。
呃,写到这里断掉了,估计是写的那天太晚了,打算留待以后再补。可是现在想起来,实在不记得自己当初想的是什么了。。
只记得三娘对赵季和有一点动心,考虑到自己一个人,如果就这么走了,以后也没有什么办法谋生,四年多来跟着赵季和走南闯北,赵季和对自己也还不错,早已对之暗生情愫,再加上赵季和既有心机,心地也还算是善良,就有意委身于他,自己也算是有个依靠。
接下来怎么安排情节呢?当初想的结局是怎样的呢?既然思之不得,干脆自己再想一个吧。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给犯错的人改正的机会,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那我们就让三娘子继续跟驴打交道吧。
由驴恢复成人的三娘子因为当了四年多的驴,变成了传说中的“驴语者”,不仅能听懂驴子的“话”,也能分辨出好驴、孬驴,带着赵季和回到当初开店的地方,在附近的一课大树洞里找到了自己藏匿的家产,真正做起了驴的生意,同时还身兼“驴医”职业,给驴子医治些疑难杂症。干这行这还有个好处,就是偶尔能遇到当初被自己或者别的同道变成驴子的人,三娘子已经从老人那里学到了恢复人形之法,看到这种“人驴”就赶紧给恢复成人形,完了还赠予盘缠,供其还家。这种事情做的多了,三娘子觉得自己的身心也日渐轻松,自己渐渐变成了真正的人。
但凡事总有例外,起初三娘子遇到人驴便赶紧给恢复成人,可竟有几次恢复成人的“驴”不仅不领情,反而怪三娘子多事儿,一再要求将自己再变成驴,三娘子哭笑不得,只得取出少许变驴烧饼给他。后来再遇到人驴三娘子也就长了记性,总是先问清楚愿不愿意恢复成人,如果愿意再搭救,不愿意的,就问问有什么心愿未了,三娘子和赵季和就尽己所能为之达成,且嘱咐说一旦回心转意,就再来三娘驴社,定助其重新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