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两年,外在境遇、人事乘除再加上脆弱心理,导致我时不时地失眠。万籁俱寂、众生安卧的夜晚,我却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不成眠,越是想睡越是失眠到天亮。晚上失眠,白天自然没精神、脑子发木、身体疲惫、心绪灰暗消极,工作、生活不堪重负,真是感觉自己像废人一样。
据说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看到老同学经常在微博上晒他参加马拉松长跑的图片,我受他启发,从今年过完春节后就开始尝试跑步上下班。从家到公司刚好十公里,我想着别人每天练长跑要跑十多公里,我自然也能做到。
每天凌晨四点多雄赳赳、气昂昂从家出发,开始跑步去公司。反正睡不着,与其在床上“翻烧饼”还不如早起锻炼。一路上昏黄路灯照着冷清马路,街边偶尔有一两个早点摊已经支了起来,等待着第一拨客人。跑过汉江桥,江水在桥下静静流淌,正所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刚开始感觉自己体力很弱,因此跑得极慢,一步三晃向前挪,跑累了就走一会儿,就这样连跑带走,两个半小时才到公司。下午下班后又坚持走路回家。如此熬了两天大腿就疼得受不了,我想着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似乎只有这样自我折磨,才能锻炼身体、改善睡眠,才能拯救我的人生啊。可是老天爷似乎要故意考验我似的,刚好那几天开始下连阴雨,我记得好像连续下了将近一个礼拜,于是我只能暂时放弃跑步计划。歇了几天之后,再想跑也没那个劲头了。
直到今年四、五月份,天气渐渐热起来了,我想跑步锻炼的心又活了。每天早起先骑电动车到公司,然后围着厂区内的一个大花园跑步,环境既安静又清幽,多好啊。
第一次,我连跑带喘蹦跶了大概一圈半就累得不行;坚持了几天之后,我就能一口气跑上三圈左右,大概总长度1500米。在微博上跟同学交流跑步心得,他建议我每次至少坚持40分钟以上,不要贪快,“慢跑、微喘,能说话”就行。刚开始我对他的建议表示怀疑,自己能有足够体力坚持那么长时间吗?没想到一天天坚持跑下来,从15分钟、20分钟到半个小时,我的晨跑时间越来越长、跑步距离也越来越远,我也发自内心地感觉自己还是挺有生命活力的,自己的体力并非自我设想的那么脆弱。
早起跑步除了锻炼身体之外,更重要的是提振精神。每天早上跑完步,我就感觉一整天工作状态都挺好,精神饱满、干劲充沛。即使前一天晚上没睡好觉,我也坚持早起跑步锻炼,如此就慢慢形成了良性循环,感觉身体也渐渐强健起来,失眠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说过,凡事要“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目的本位,纯洁的心”。虽然他这话当初是针对患有焦虑症、强迫症等神经症患者来说的,但这条原则我觉得也适用于普通人。
森田先生年龄渐长之后身体不太好,有一次他和妻子及助手去爬山,爬到半山腰时感觉体力不支,于是就让随行人员先行攀登,他准备歇息一下就慢慢下山了。可没想到他休息之后,竟然迈动双腿不知不觉间也爬到了山顶。还有一次森田先生晚上睡觉时突然感觉气闷非常,于是只好爬起来坐在床上,他顺其自然抱本书看下去,渐渐的睡意浮现,也就一觉睡到了大天亮。
这两个小例子虽然简单平凡,但对我来说触动特别大。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爬山还是睡眠,都要讲究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睡不着就不要逼着自己硬睡(从科学角度来说,睡眠属于人的植物神经系统控制,不受意识控制,越是自我强迫睡觉反而越会导致神经紧张,引发失眠),困了自然就会睡着;爬山累了自然要歇息,歇够了人内在的生命能量自然就促使人想要继续爬山;工作干累了也不要逼着自己继续加班,好好休息之后,第二天工作效率反而更高。要相信生活就是生命本身的一种自我表达。白天,人把内在的一股生命能量通过上班干活、艰辛工作、读书写作、爬山锻炼等各种正当途径表达出来,如果剥夺一个正常人工作、学习、锻炼的权利,让他天天休息娱乐,他反而会受不了。而到了晚上,生命能量尽情宣泄和表达了一天的人们自然就累了,也就自然需要休息和睡眠。
总之,不管是工作、生活、读书、学习、跑步、睡眠、休息娱乐等等,都是生命自然而然、表达自身的过程,不用刻意人为干预,如此才能获得顺其自然、舒心安适的外在生活与自洽安然的内在心境。
当然另一方面,“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不是纵容人们由着自己的脾气性子任性胡为、消极懈怠面对人生,恰恰相反,人要“目的本位、为所当为”。比如你今天打算干某项工作、承担某项任务,或者打算早起跑步锻炼身体等等,但因为昨晚严重失眠、自我感觉精神萎靡、心绪很差,如此你好像可以给自己找个借口,今天既然没精神,就胡混一天,等明天精神头好再说吧!
这样万万不行。那么明天、后天、以后都没睡好呢,继续胡混下去吗?不管精神多么萎靡、心绪多么灰暗,一方面要充分觉知、接纳这种身心状态,另一方面更不能纵容这种消极负面心理,而是主动作为、为所当为,按照原计划今天该跑步就跑步,该工作就工作;面对现实,活在当下,不自我放纵、自我催眠,而是自我警醒、自我激励。
随着你坚持原定计划按时跑步、正常工作,不知不觉你就会发觉,内心原有的消极灰暗心绪不知何时已消失无踪,一整天工作下来你也没有当初设想的那么累,反而感觉挺充实、挺快乐,一天过得挺有意义。
以上就是所谓“纯洁的心”——一方面无条件接纳当下自我内在各种情绪状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不要让自己沉溺在负面身心情绪中,而是要带着对内在情绪状态的充分觉知,以“目的本位”为导向,该工作工作、该生活生活、该跑步跑步、该读书读书。如果你拥有了这种“纯洁的心”的心态,你就会发现,在你拒绝沉溺于内在情绪的心理泥淖,即使忍受各种情绪痛苦和心理不适,也顽强坚持“目的本位、为所当为”过程中,你内心的情绪状态自然会随着你外在行为改变而不断变化。换句话说,只有你的外在行为先改变,你内在各种情绪状态才会随之而变。行为是改变情绪、想法的第一步,接着才会引发行为、情绪、想法的无限循环变化。
在这世间我们最熟悉而又最陌生的人是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是通过外在行为和成果来看待、评判他人的,但我们却往往以情绪、心理、精神、想法、思想、抱负等内在身心状态来评判自己。自己情绪灰暗、精神萎靡就认为自己没出息、废人一个;自己有点高大上的想法、思想、抱负(即使缺乏外在成果),我们也会认为自己天赋异禀、高人一等,其实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
社会心理学实证研究表明,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其实跟看待他人是一样的,那就是通过行为认知和评判自己。如果我们在行为上经常帮助他人,为慈善机构捐款,为朋友、同事提供力所能及的情感鼓励和工作支持,即使我们内心认为自己不喜欢与人交往,视他人为地狱,我们实际上也会认为自己是有利他心的好人。
如果我们行为上积极进取、好学上进,即使内心时常感觉心绪灰暗、精神不振,我们实际上也会认为自己还是有着强大上进心、进取心的牛人。所以说,不管是想要真正了解自己还是想要切实改变自己,都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关注并持续改善我们的外在行动。外在行动改变了内在心绪自然会随之改变;外在行动改变了,我们基于自己外在行动的改变自然会也会改观内在自我认知,从而形成崭新的自我概念,这在心理上就被称为“外在经历内在化”。当然这种过程是持续一生、连续不断、内外在相互转化、互相影响、动态更新的过程;只要我们外在行动不断改善,我们的内在精神和内在自我自然会越来强健、完善、美好;从而促使我们的外在行动变得更好,形成良性循环。
当然,想要改变外在行动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最根本还是要顺应事物发展规律。活在当下、脚踏实地,认清和接纳当下自我内在状态以及环境外在限制和动态变化,尽全力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努力上进,不贪快、不懈怠,有目标、为当为,持之以恒、久久为功——“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目的本位,纯洁的心”,长此以往,坚持积累,就会有大作为、大改观、大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