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版资治通鉴【524】蛇占龙座。2019-07-10

15、

任命司徒胡广为太傅,录尚书事,司空刘宠为司徒,大鸿胪许栩为司空。

16、

冬,十月三十日,日食。

17、

十一月,太尉刘矩免职,任命太仆、沛国人闻人袭为太尉。(复姓“闻人”。)

18、

十二月,鲜卑及濊貊入寇幽州、并州。

19、

这一年,疏勒王的叔父杀了疏勒王,自立为王。

20、

乌桓上谷部落酋长难楼有部众九千余户,辽西丘力居有部众五千余户,都自称为王。辽东苏仆延有部众一千余户,自称峭王。右北平乌延有部众八百余户,自称汗鲁王。


二年(公元169年)

1、

春,正月四日,赦天下。

2、

皇帝(本年十四岁)迎接(娘亲)董贵人于河间。三月三日,尊为孝仁皇后,居永乐宫,拜其兄董宠为执金吾,兄长的儿子董重为五官中郎将。

3、

夏,四月二十一日,皇帝御座上发现一条青蛇。四月二十二日,大风、雨雹、霹雳,拔起大树一百余棵。皇帝下诏,让公卿以下各自上亲启密奏。大司农张奂上疏说:“当初周公葬礼不合礼制,以至于上天动威。(周公薨逝,周成王想把他葬在成周,上天以雷电大风,庄稼倒伏,大树被连根拔起,周国人大为惊恐。周成王将周公改葬于毕邑,以示不敢以周公为臣子。上天才平静下来。)如今窦武、陈蕃忠贞,却没有得到平反昭雪,妖蛇天变,都为此而来。应该立即将窦武、陈蕃收葬,请回被流放的家属,所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全部平反。又,皇太后离居南宫,而陛下对她恩礼不接,群臣不言,远近失望,应该饮水思源,回报亲恩。”

皇上对张奂的话深为嘉赏,问之于诸常侍宦官,左右都很反感,皇帝自己做不了主。张奂又与尚书刘猛等一起举荐王畅、李膺等可以作为三公人选。曹节等更加厌恶,于是下诏严厉责备他们。张奂等人都自己穿上囚服到廷尉监狱报到,过了好几天才被释放,并罚三个月薪俸赎罪。

郎中、东郡人谢弼上亲启密奏说:“臣听说:‘维虺维蛇,女子之祥。’(《诗经·小雅·斯干》,‘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说的是梦。梦到熊罴是生男孩的征兆,梦见蛇虺是生女孩的征兆。)当初皇太后定策于宫闱,援立圣明,让陛下即位为君。《左传》说:‘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窦氏被诛,怎么能把罪过牵连到太后呢!将太后幽隔于空宫,愁感天心,如果发生措手不及的疾病,陛下有何面目以见天下!当初孝和皇帝不否定窦氏养育之恩,前世以为美谈。《礼经》有规定:‘为人后者为人子’,陛下既然继承桓帝,以桓帝为父,岂能不以太后为母呢!愿陛下仰慕虞舜当年的孝顺,想想《诗经凯风》歌颂四年母亲的诗篇(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南风轻吹,吹拂树苗。树苗茁壮,母亲辛劳。)

“臣又听《易经》上说:‘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如今功臣在外,没有爵秩。而乳母私宠,却得到高官贵爵。大风雨雹,都是由此而来。

“又,故太傅陈蕃,勤身王室,而被群邪陷害,一旦诛灭,刑罚之严酷幡滥,骇动天下。陈蕃的门生故吏,都被流放或剥夺政治权利。陈蕃已经死去,即使有一百条生命,也不能让他生还,应该释放他的家属,解除禁令。

“宰相级官员,是国家重器,如今在位的四公,只有司空刘宠还能持守善政立场,其他几位,都是尸位素餐,招贼引寇之辈,必有折足覆鼎之祸。可以借此次灾异为由,将他们全部罢黜,征召故司空王畅、长乐少府李膺主持国政,则灾异可消,国祚永存。”

皇帝左右厌恶他这些话,将他外放广陵郡府丞。谢弼后来辞职回家。曹节侄子曹绍为东郡太守,找其他罪名逮捕谢弼,在狱中拷打致死。

皇帝又以蛇妖的事问光禄勋杨赐,杨赐上亲启密奏说:“善不会无缘无故的来,灾也不会平白无故的发,王者心中有所想法,虽然没有表露出来,但是五星已经开始推移,阴阳开始发生变化。君王的权威不能建立,就会发生龙蛇怪事。《诗经》说:‘维虺维蛇,女子之祥。’希望陛下多想想乾刚之道,分别内宫外朝,抑制皇后家族的权力,割舍艳姬美妾的情爱,则蛇变可消,祯祥立应。”

杨赐,是杨秉的儿子。

4、

五月,太尉闻人袭、司空许栩免职。六月,任命司徒刘宠为太尉,太常、汝南人许训为司徒,太仆、长沙人刘嚣为司空。刘嚣一向阿附诸常侍宦官,得以登上三公高位。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他短暂的三十几年的年岁里,有情有爱,有起有落,有荣有败。他的诗、他的故事历来成为后人所谈论...
    三秋予迟阅读 1,032评论 0 9
  • Digital Journalism: The Next Generation : 数字时代新闻学系列文章第二篇。
    三道贩阅读 98评论 0 1
  • 前不久已故台湾作家余光中写过一首诗,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家在那头。时间都去哪儿了。我想起...
    岛上书店已关门阅读 247评论 0 1
  • 一、学习与实践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要谦虚,不要骄傲 3.要每天反省 4.活着,就要感谢 5.积善行,...
    聂伟n阅读 174评论 0 0
  • 本文来自 明至比丘 许多佛教徒信仰佛法,是因为认为不共于其他宗教的“因缘法”比较合乎科学精神,然而可惜的是...
    Tara8787阅读 76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