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说到,是链接是善,封闭是恶。自恋和依恋并不仅仅是情感问题,更是教人看清链接的真正意义,给人带来身心分离,或者身心合一。所谓链接,就是和外部世界保持链接,让头脑和身体保持链接。
晕车的隐喻
这篇来讲讲,在交通工具上的晕,比如晕车、晕船、晕机等。
这种晕,首先是身体上的反应,而晕的厉害的人会知道,这是非常可怕的事,会带来身体上的极端不适,足以影响你的生活。
比如你可能会选择不使用某种交通工具,甚至干脆不出远门。
关于晕车,科学上已经有非常明确的解释和分析,简单来说就是,运动时所产生的颠簸、摇摆或旋转等加速运动,刺激人体前庭神经而发生的症状。
这里武老师从心理学和人性的角度,谈谈这种眩晕的症状。
晕车、晕船、晕机,和控制感与失控感有关,武老师认为这背后也有自恋和依恋的深刻隐喻。晕,就是失控感。
有一次,武老师和一位朋友坐飞机从广州去北京,突然因为气流飞机有些颠簸,并不是很严重,可这位朋友已经脸色发白,手紧紧抓住前排座位,身体绷得很紧。武老师对她半开玩笑地说:
你看,你都想控制飞机了,不如就放手吧,把自己交给座位,交给飞机,交给飞行员。而且,我就在你旁边陪着你。
她笑了笑,松开了手,按照武老师的建议把身体交给了飞机,把生死交给了专业的飞行员,同时感知有武老师这个还算可靠的朋友在旁边陪着,晕的感觉很快就消失了。
后来武老师知道,她在交通工具上,常常有严重的眩晕症状。造成的结果是她根本不敢坐船,作为商务人士,没办法避免坐飞机,只好做充分准备,例如准备好晕车药。
而她尽量不坐别人的车,都是自己开车。有晕车经验的朋友都知道,坐车就会晕,但自己开车就不会晕,这是为什么呢?
除了科学的解释以外,武老师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开车的时候,车完全在你的掌控中,而坐车的时候车不在你的掌控中,所以你看从这就能清晰地看出,晕车是和失控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还可以发展出一个检验人的控制感的小测试,就是请对方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找一个熟人开车,看看他什么反应。
如果他晕车,那自然可以看出他的问题,也有很多人不晕,但他们坐在副驾驶上,会对熟人司机各种指挥,如果是两口子,那容易引发一些争吵。
武老师认为,车,是现代人最容易满足自己掌控欲的东西。所以关于车的各种行为,都容易和掌控欲联系在一起。
例如,如果一个人晚上总做和开车失控有关的梦,那可以推测他的生活不断处于失控中。
这种梦通常会是这样一种情景:你在自己敞开的车里,握着方向盘,但突然间车有问题了,例如刹车不灵了,你怎么努力都控制不了,然后惊醒。
武老师曾经非常有效地治疗过他嫂子的晕车。那次他请她从河北农村老家来广州玩,她是一个控制欲望很强的人,结果她在飞机上晕的七荤八素,堪称可怕。
到了广州后,这位嫂子也是基本只能在他家呆着,因为晕车,哪儿都去不了。后来武老师想好好给她做一次治疗,于是就策划了一次温泉之旅。
出发前,准备好了晕车药,先让她吃上,还准备了其他防晕车的东西,好让她知道,他们准备的很充分。
开车的是她的大儿子,特意嘱咐他,务必开得非常稳。他让嫂子坐在副驾驶位置上,把座椅调到她最舒服的状态,他坐在后排。
去的路上,她还真没怎么晕,让她不要在用手去控制什么,干脆放空。同时,好好感受身体,好好感受和车的座椅碰触的感觉,自然而然地呼吸,当紧张的时候要想到她的儿子和武老师就坐在她旁边,他们两个足够值得信任。
顺利到了温泉之后,看到嫂子下水、坐电梯等都有点紧张,但在泡温泉时,请她好好感受泡温泉的各种身体感觉,这个过程中,她彻底地放松了下来,爱上了泡温泉的感觉,做到了把自己彻底交给温泉。
可以说,她学会了对温泉的依恋。武老师认为,温泉,在相当程度上,是子宫的隐喻。武老师也看到嫂子真是变了,在回去时,就不让嫂子吃晕车药了,他们干脆就冒一次险。
请她不仅感受坐在椅子上的身体感觉,也回忆泡温泉的身体感觉,结果她完全没有晕车,感觉非常良好。
一直到现在,她的晕车都有很大改善,普通的时候就很少晕车了,但当生活处于严重失控时,晕车还是会发生。
再讲讲晕船。在各种交通工具中,晕船应该是最为可怕的体验。因为船永远都在轻微的晃动中,哪怕水面看上去波澜不惊,哪怕你做的是最好的船,这种轻微的晃动都无法避免。
而且船一旦进入到大河、大湖、大海中,还真有遇到生命危险的可能。
2014年夏天和冬天,武老师接受一家旅行社的邀请,去了北极和南极,在船上给游客们讲课,特别是讲讲晕船是怎么回事。
每次讲课后都有一些游客一两天后向他反映,说他们的晕船症状大有改善。在北极时整体上还好,因为整个行程中一直是风平浪静,而在去南极时就遇到了挑战。
他们是从阿根廷的乌斯怀亚去南极半岛的,这就要经过德雷克海峡,途中很容易有大风大浪。虽然他们乘坐的是最好的游轮,但船还是会晃动得非常厉害。
这时,就有很多人晕的非常厉害,甚至是死去活来。例如一位女士,她的痛苦太可怕了,甚至想干脆跳船自杀得了,武老师对她做了干预。
他让她躺在床上,感受身体躺在床上的感觉,然后把身体交给床,也交给自己很帅的法国船长和他的船员们,同时也感受武老师就在旁边。
这个过程中,她一开始有一些好转,但当船一次比较长时间剧烈晃动时,她再一次严重地眩晕。
这种看似是眩晕,而武老师体验到也看到,她好像在控制什么,于是问她,晕船的体验,让你想起了其他什么体验吗?
这个问法让她嚎啕大哭,她讲了好几件记忆中让她非常痛苦的事,那都是情感依恋失败的体验。
她想爱妈妈爸爸而不得,她想爱男人而不得,这都是让她极度羞耻的体验,并且这时她的胃都会非常不舒服,想呕吐。
关于胃的不舒服和呕吐,武老师认为,也是有深刻的隐喻。在婴儿时,我们必须吃进妈妈的奶水或其他食物,否则就会死。
如果婴儿感知,妈妈是充满爱意的,婴儿不仅可以依恋妈妈,同时他会觉得他吃进来的食物也是好的,可以信赖的。
相反,如果婴儿感知,妈妈是强烈的不情愿,甚至对自己有恨意,那么婴儿会对吃进来的食物有恐惧和担心,就好像这份食物有毒一样。
然而,为了生存,婴儿不得不吃这样的食物,可吃了之后,他又会抵触食物,严重的时候,就想把这份有毒的食物呕吐出去。
不仅是婴儿时有这份隐喻,之后的进食和呕吐,也有这份隐喻。只是婴儿时最严重,因为婴儿没得选择。
不管妈妈或其他抚养者是敌意善意,婴儿都得把她们给的食物吃下去,然后再用自己的胃乃至整个身体努力去处理。
回到这位晕船的女士,当接二连三地讲了,情感依恋失败的事情后,这位女士的情绪和身体感觉都有了好转,再次感受身体时,她就能将身体交给床和船了。
并且她也想起,她对妈妈、爸爸和老公,都有过深度依恋的时刻,信任床和船的晃动,这很像对他们深度依恋的感觉。
所以武老师认为,我们与船、飞机和车这些交通工具的关系,的确有自恋和依恋、控制与失控的隐喻。如果你想给自己或别人的晕做一下治疗,基本方法可以是这样的:
先在防止晕上做足功夫,例如准备好晕车药等,这让晕车的人知道,是有充足准备的;
治疗的核心,是感受身体的感觉,当身体能很好地感受时,就意味着放松和信任就发生了;
治疗的障碍,是一个人在强烈控制中,而这时他的身体和头脑都是紧张的,所以当他感受身体没办法进行时,可以让他谈谈,自己在控制什么;
控制都是为了对抗失控,而失控的原始体验,是情感依恋的失败,如果能说出这份失败体验,会很有帮助;
治疗的关键是身边有一个信任的人,对于晕的程度很厉害的人这是必不可少的。
总结
1.晕车、晕船、晕机都是和控制感与失控感有关,背后也有自恋和依恋的深刻隐喻。晕,就是失控感。控制都是为了对抗失控,而失控的原始体验,是情感依恋的失败。
2.关于胃的不舒服和呕吐,也有深刻的隐喻。在婴儿时,我们必须吃进妈妈的奶水或妈妈给的其他食物,否则就会死。如果婴儿感知妈妈是敌意的,那么他会有恐惧和担心,好像这份食物有毒,他吃了之后会抵触,严重时想呕吐。
思考
我就曾经有晕车,但有两次在坐车时,我尝试,放松,把身体完全的交给座椅,交给这个这辆车,从那两次过后,就基本上没有再晕车了。
再加上,每次坐车之前我会不吃东西,因为第一次晕车的时候,好像就是因为吃太多,吐出来了。其实那次,我好像不太愿意吃很多东西,但身边人一直劝着,那可能也是一种失控。
人都渴望控制,控制的反面就是失控。失控的最初就是情感依恋体验的失败。原来心理学包治百病啊。
我没有办法控制别人怎么想,但是可以控制自己怎么想,方法是资源分配,尤其是注意力的分配。
谢谢你的欣赏,观点来自《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对本文内容,你有其他观点吗?欢迎留言和我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