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长和孩子从不是割裂存在的。家长的言谈表现,行为举止对孩子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甚至起到主导作用。
最近,一位家长向我倾诉,孩子最近做事拖拉,写作业经常磨磨蹭蹭,分神。特别容易三分钟热度,刚买回来的绘本和玩具一会儿就被遗弃在一旁,而且最近情绪也不好,容易哭闹。在和家长的沟通中我了解到:原来这位妈妈刚刚辞职转型为自由职业者,也许是还没适应没有外界约束的自由生活,这位妈妈最近的生活很懒散,经常将白天的任务拖到晚上,然后开始焦虑,发泄脾气。其实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里,久而久之,会对孩子也产生了影响。
所以若这位妈妈从孩子出发,期待解决孩子的问题,这将事与愿违。解决孩子问题的钥匙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别处————家长自身,家长改变了,孩子的问题自然得到解决。
曾经在儿童情商训练营中,一位爸爸焦急地提问:老师,我们家小孩儿在幼儿园总是一言不合就动手,我担心他以后会变得很暴力。我每次狠狠地教训他,打完他后,他没过几天,老毛病又犯了,这可怎么办?
听到这儿,我想大家应该都明白了这位小盆友一言不合就动手的原因了吧。他爸爸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武力,他只是沿袭了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这句话毋庸置疑,言传身教的道理我们都懂。可是这句话倒过来说,也许更值得深思: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的一言一行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折射出家长的教育,折射出家长自身的问题。所以当孩子某方面表现出现问题时,我们家长应该首先自问:我有类似的问题吗,我的教育方式哪里需要调整。而不是一味的从孩子身上找突破口。
最近在看一部记录片《零零后》。这部纪录片绘制出了一幅中国教育的真实画卷:不同个性的孩子在不同的教育模式下成长为不同的人,而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都是不可复制的生命故事。
第一集的主角是锡坤。锡坤是一个在妈妈精心呵护下成长的孩子。妈妈为了锡坤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将家搬到了北京的一个郊区,去上那里的芭学园,而爸爸依旧留在市中心工作,从此锡坤和爸爸见面的次数就屈指可数了。此外妈妈为了陪伴锡坤成长,辞去了工作,全职照顾锡坤。等到锡坤大了些,妈妈发现锡坤很内向,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喜欢独处。为此妈妈想了好多办法,送锡坤去语言培训学校,让锡坤去夏令营。。。可是这一切并没有改变锡坤不善交际,没有朋友圈的情况。
听我讲述到这儿,大家可以做一个思考题:锡坤为什么会不善于群聚,喜欢独处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两点:第一,锡坤从小的成长环境缺失了父亲的陪伴。第二,妈妈辞掉工作后,重心转移到了锡坤的身上,其实妈妈也没有了广泛的交际圈,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
这两点可以说是造成锡坤不适应集体生活的重要原因。若是妈妈为了解决锡坤的问题,急于从外界,从表面寻求帮助,而不是反思自身,向内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问题将得不到很好的缓解。解铃还需系铃人,妈妈应该让爸爸多带锡坤出去玩一玩,运动运动,进行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应该自己多参与一些社交活动,和锡坤分享,为锡坤树立良好的榜样。
打蛇打七寸,解决孩子问题的方式,并不是要从问题下手。反而要从我们自身着手,反思我们自我的认知。反思的过程可能会有一些疼痛,甚至非常痛苦,但是如果我们逃避,我们将无法反思出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无法帮助我们的孩子更好的成长为他们自己。
其实我们应该感谢孩子,让我们能更接近真实的自己,看清自己,然后不断学习,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