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个话题:
在这个“分数”决定生存环境的现实里、或者说观念里,我们究竟要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1:让自我意思充分有效发展,内外协调一致,形成足够自信心理,相对健全人格;
2:做一个有“分数”,而相对失去自我的人。二者能有效兼之吗?
A:这个话题,让我先想到了,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肯定不想成为父母期望的那个人,即使小时候无力反抗,等我有能力了,我还是会去实现自己的想法。同样,孩子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孩子需要父母什么样的陪伴与支持,我觉得主角是孩子。
Q:问题是,我们的孩子在这种“分数”的残酷现实里,做不了主角
A:成为“主角”,可能只是父母的需要,不是孩子的。孩子在班上是主角,在学校是主角,在单位是主角,在社会是主角。也都只是满足了父母的需求。当孩子自己想成为主角的时候,孩子会比父母更努力。我们可能更需要的是给孩子构造一个“主角”的梦。
孩子想成为怎样的人,和父母教育影响是很紧密。而父母的选择又和社会的影响紧密的。怎么去处理沟通达到最大程度的和谐是家长,孩子都要做的功课。@亦庸 是的,和谐很重要,就像中国人一直讲究阴阳平衡
zhaoling:今年的中考分数也比较内卷,在这种现实下,家长和孩子该如何应对?@zhaoling 应对的方面有很多呀,看具体问题,生活,学习,情绪,习惯。分数与人格及健全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并非水火不相容。毕竟,在中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读书是平民改变命运的最有效的途径。
LN:这个问题的前情提要似乎已设定了一个前提假设,即分数和健全人格好像“守恒定律”一样,必然会故此失彼。而我认为当孩子的自性发展到足够支持自己的需要时,还需要用“分数”这样有形的东西去评价或评估孩子吗?我相信一个“自性”发展良好的孩子必然会拥有他的赢家人生。
QK:人格健全和学有所成,两者其实并不矛盾。在孩子身上找到两者兼容的平衡点,也是咱们新时代家长需要面对的功课。焦虑的人,更容易陷入二元对立的思维陷阱。在心理意义上,我们会倾向于用二元对立的认知来使得自身的焦虑得以短暂的安抚,比如,我家孩子成绩不行,我可以自我安抚,成绩好的孩子,心理未见得健康。只要心理健康就好,成绩就那样吧!(这种自我蒙眼的方式,你确定不会把自己拉入更焦虑的下层吗?这种‘比惨’的好过,只会让人的内心充满更多的怨怼,会扭曲的。)如果我家孩子成绩很好,但人格适应方面欠佳,我可以自我安抚,现代社会,不努力拼,没有好成绩,怎么能适应社会呢?我们做家长的,也是被环境逼迫的。这种缓解焦虑的方式,就像是镇痛药。时间越久,剂量就得越大,而病情也会越拖越重。所以,为什么咱们研习社的第一课就是聊聊焦虑。如果父母无法有效地意识到自身的焦虑,是很难对孩子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的。只要焦虑在作祟,所有的言行,几乎都是在为焦虑埋单,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了。但是,焦虑是不可能消失的,每个人都会伴随焦虑体验。只是,如果我们能够觉察到自身的焦虑,并且在焦虑的时候,适当地退出一下教育角色。光做到这一点,其实就是挺难的。我自身就有体会。只进不退,或者只能进不能退,是高速发展时代的下意识习惯,不然怎么会这么内卷呢?其实,这个很不符合中国人的文化特性的。中国文化更主张,张弛有度、进退自如。有进就一定有退,有忙就一定有闲,有好就一定有坏。太较真了,就容易焦虑
是的,让父母适当的退出角色,才是“心理人”要去思考和去做的事情。一切违背自然原理发展规律的事物都会导致“变异”。所以,又会引出一个话题:青春期叛逆言行的思考。究竟是在勇敢的说“不”,还是在逃避学习?
对,这个说的好。这两者间可能没有严格的分界线,我在以前单位的时候,也会因为不喜欢某个领导而拖延工作。
是的,如果有缜密思维的言行,就不叫叛逆期。个体是在自己不认可,不接纳,也可以说是无法承受的事物面前,本能的自我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