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撑雨伞
我们今天的学习只为了明天的荒废。——题记
每天早晨6:20到校,早读早操早自习再加四节课就到了12:00,然后回家吃饭休息不到一个小时又要往来赶,下午四节课,完了只有一个小时的晚饭时间,晚上9:30下自习完成功课洗漱完毕已经十一点多了,我们每天的睡眠时间也就五个多小时。试问我们每天接触的书籍除了课本还有什么呢?
在学校里,小说杂志一律被列为禁书,名著经典也成了闲书。退一步讲,就算这些书可以拿的出来,但是等待我们的还有一摞摞的资料书和抄不完的作业。我从不觉得我们今天所学习的东西除了考试外还有其他用处。如果我们今天的学习只为了明天的荒废,那么我们学习的意义何在?教育的意义何在?从建国到现在的几十年里我们高呼“素质教育”,可当“素质教育”已经演变成了典型的“应试教育”时,我们还在高呼“素质教育”。都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可是教育的目标和方法已经出现了偏差,而且偏的厉害,我们还在自欺欺人。就拿最熟悉的语文来说,一碰上小说要么就是分析人物形象、要么就问文章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再要么还找出一个词另换一个问好不好……诸如此类。遇见文言文也不过逐字翻译划分句子成份搞清主谓宾定状补。现在的语文课学习的都是这些东西,至于千百年来的“修身”早就被抛到脑后了。再换一门学科看看,数学吧。经常听见有人说学数学可以开拓思维锻炼逻辑推理能力,我觉得这句话纯粹就是扯淡,你还不如看几本侦探小说或悬疑影片呢。如今的数学题目大多考察计算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考察思维的题型已经好多年没有过了。再看物理化学,这两科完全可以了解一下就行了,以为太涉及学术领域,实用性不强,今天学了明天谁还想的起?再有政史地生本来就是增长见识的科目现在反倒成了阅读题,在书上找目的找开端找经过找原因,可笑的是有时还要分个历史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
有人走错一步就知道了,有人永远也不知道,还有人明知道错了却还在走……就好像有些人晴天撑雨伞一样,不是多此一举,而是自欺欺人。这样做究竟为了什么?为了步入社会吗?
社会从不缺少人才,非但如此,就是天才妖孽也是层出不穷。真正缺少的只是拥有责任心的人。责任大于能力,我们如今培养的人才,除了考试之外一无是处,挤不动的社会礼仪又不会与人沟通,下放到工作岗位上时所要面临的都是学校没有教过的专业知识。可悲的是这也不过是一少部分人。大部分人由于名落孙山,既没考上学也没有工作,当初在学校明知考不上,于是整天睡觉聊天甚至打架斗殴,进取心责任感日渐消退,做什么事都应付一下草草了事,有事颓废又是浑噩,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我们教育的结果已经相当不乐观,可我们还在继续。在以前农村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整个村子都会沸腾,现在却是本科生满地走,研究生多如狗,可他们依然很难找到工作。要么荒废十几年学来的知识一切为零从头去创业,最不济者跑去给人打工;要么继续考学,获取更高深的学历,那个时候恐怕已经年近而立,早该谈婚论嫁成家立业了,可是对于这个社会却是一无所知,社会生存能力更是薄弱。反观那些上学时不思进取浑浑噩噩的人,好点的作为“官二富二”轻轻松松就职了,差点的四处打零工,吃了上顿没下顿,灰头土脸,劳劳碌碌。
这就是我们当今的社会,贫富悬殊,而且极度悬殊。有人坐拥百万,有人沿路乞食。不过有时候转念一想,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管它世道浮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养活自己养活家人,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生活。
不过我们毕竟都是社会人,所以对现在的教育也实在担忧。每天做着没有丝毫意义的事情,却还在做。就好像大晴天撑了把雨伞,自欺欺人得做一些明明知道没有必要的事情。
最后用影片《怦然心动》中一句台词结尾: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地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