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醒来,再也不能入睡。最近经常这样。开始惯例的胡思乱想,又感受身体。昨天早上起来就发现喉咙很疼,似乎又肿了,无缘由的,最近的上火,不是喉咙就是鼻腔。按照《生命的重建》里面讲的,就是沟通出现了问题。其实我自己也知道问题在哪里,本来可以坚持一下,却选择放弃。但是目前来看,尊重现状当然是最好的选择。昨天突然感觉到自己是一直排斥那些负面的情绪的,可能也与读《巨婴国》有关,开始想要允许负面的情绪登场了。但是习惯性的压制还是时时存在,难道这就是喉咙开始疼痛的原因?
感受半天,却让只能尊于现状,内心很平静,却还是有悲哀。这可能就是迈向成熟的代价吧。已经看到,已经了然,却还要胡闹,这是我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也许,我早已不是处于巨婴状态?呵呵。这次读这本书,不像以前那么抵触,我看到了书里不断在告诉答案,爱,独立。这些字眼,以前我是看不到的,看到的只是沉积的伤害。
突然就想翻看简书以前的文章,有一次我不小心全部删除,居然有释然之感,但是后来不舍得还是设法找回了了。重头来看,发现竟然在我抛弃它们以后,还是有人不断的点击,莫名的关注者。发现我自己的文笔跟以前也没什么区别,不同的只是心态吧,那时候更要求完美,更关注读文章的人的想法,现在却真的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了。所缺少的,就是时间而已。
文章记录了曾经的我,那时候的情绪起伏,现在看来当然都是过眼烟云,所能够看清的就是曾经的我是怎样的状态。我曾经多么关注一个人的状态,现在却发现,状态对于成长,能有怎样的意味呢?状态不是,感悟也不是,所有的,都在行进中,文章也不是里程碑,总想要记下什么,也会遗憾那么多的遗失,但是还是随着时间的流水自然的前行了。回忆我自己,忧伤,快乐,欣喜,紧张,无措,到现在的淡然,不知道算是成长,还是只是一个人生活的必然。总要看清什么,总要去解读什么,人生不就是如此吗?
又一次感慨年龄。身体的感受对于年龄而言永远不是书本上那些抒情的句子。但是躺着床上辗转反侧时,脑子里还是想起来徐志摩的诗句,轻轻的我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人生如此淡定,是我想要的境界吗?可能,努力中,挣扎中的我,真的是一种生命力的体现。记得以前听歌“风起的日子笑看落花”,觉得那就是一种超脱,现在却觉得,来过了,走过了,痛苦过,欢笑过,怎样都好。
昨晚陪妞写作业,对她而言,可能就是陪她玩耍,她的眼睛里,现在还只有游戏。听着她大声的夸张的欢笑,知道自己也曾经有这样的不需要提醒就有的“活在当下”,如今,却需要不断的提醒自己,当下,当下,是的,沉浸于过去,是年华老去的标志吧,我几乎无法阻止自己的思绪沉浸在过去的回忆里,但是,我也知道,我能感受的,只有当下。不管当下是什么样的感受,珍惜当下。
我的状态是无法描述的状态,作为观察者,我看到的是自己有些寥落的心境。这一次,我不会赶走它,我要好好的感受它,爱抚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