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海洋展,我手机电量不多了,我面临两个选择:一找个地方坐下来吃点东西,再租个充电器,然后接着逛,博物馆内容很多,最起码还有三四个展厅可以逛。二是再迅速看一个展馆就回家,其他的下次再来慢慢欣赏。我选择第二种,因为天气太热,我想早点回家。
然后我径自下到一楼,看“胡宝星青铜馆”。怎么说呢,踏进大厅的第一感觉是沉重,然后是肃然起敬,随后是感动至鼻子发酸,有点想要哭的感觉,是的,为我们祖先的了不起而流泪。
商周时代青铜器是古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帜,它是等级森严的贵族社会崇尚礼制的特殊产物。青铜器被称为“礼器”,功能很多,用于祭神享祖、礼仪交往、宴飨宾客等活动。不同身份的贵族,都拥有与他们地位相称的礼器。
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三世纪是早期铁器时代,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青铜器铸造的种类繁多,纹饰精美,铸造技术日益完善,是古人创造能力的光辉体现,也是华夏灿烂的文化遗存。
青铜器是门非常高深的学问,种类有酒器、食器、水器、兵器、乐器等等,然后各器还要再细分,名称叫法各不同,光是拿酒器举例子,就有:爵、角、壶、尊、觥、觚、斝、卣…
我要绝倒了,很多生僻字是手机输入不出来的,我们的老祖宗,分得那么细,厉害…
展厅介绍各个时期青铜器的种类,纹饰、铭文、拓本…它们的铸造工艺,还有少数民族的青铜器等等,没有几个小时,你根本学不到什么。但是,我的手机快没电了,展馆里人又多,我不想和叽哩哇啦的小屁孩一起挤过来挤过去,还有婴孩啼哭声,唉,也真难为了这些青铜器,也觉得现代人不甚扰民吧!对不起啦,熙熙攘攘的看客打扰了你们千年的道行…
匆匆选我喜欢的介绍吧!这样快一点。
兽面纹龙流盉:
盉是古代盛酒器,是古人用以温酒或调和酒水浓淡的器具,也兼作水器。多为圆口,腹部较大,三足或四足。从商代晚期一直行用至战国。这件盉口形状略呈桃形,有一覆碗状盖,下面有三袋足,盖与器之间应有短链相接,短链应该已遗失。器物的盖顶饰有一条盘旋并探出龙头的长龙,流(俗称壶嘴)是一条舒展飞出的长龙,龙头张开为流口,极富动感。因为以龙作为主要的装饰,特别是龙形长流非常有特点,加以盖面和三个袋足上极具地方特色的兽面纹,所以因此得名。
因为颈部所饰龙纹,具有吴越文化青铜器上常见的仿西周纹样的特点;盖面和腹上饰兽面纹,有浅浮雕的特征,与中原地区的兽面纹大相径庭,所以此类器物是仿照西周的式样所铸,体现了南方地区的风格。
吴王夫差鉴:这只铜鉴,大口束颈,有肩,腹部略为鼓出且向下收敛,底平。双耳有环,耳上饰兽面纹,兽的额顶又有一高出器口的小兽。前后各置一卷尾双角龙作伸头探水状,两条龙攀附于器壁,咬住鉴口,非常形象生动。颈部、腹部均饰交龙纹。
这种躯体交缠、盘旋的龙纹,盛行于春秋战国之际。鉴的内壁有铭文二行十三字(铭文省略)记叙了吴王夫差选用最好的吉金(也就是青铜)铸造了这只铜鉴作为廷御用的器物。
鉴是大型的水器,按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分析,鉴的具体用途有三种,一般用来盛水,也可盛冰用于冰镇食物;在铜镜没有盛行之时,古人常用它来盛水反光当做镜子使用;此外也可以在沐浴时用来盛水。鉴出现于春秋中期,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盛行,西汉时仍有铸造。
敢情这鉴是夫差用来洗澡的,或者赠予哪位妃子沐浴的,或者冰镇食物,也有可能让妹妹临花照镜之用…
吴王光剑:
它不只一把哦!山西原平县、安徽南陵县都曾出土过,而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这把剑是吴王光剑中最长的一件。
此剑剑身修长,铸造精良,剑刃锋芒犀利,剑格饰变形兽面纹,镶嵌物已脱落。剑体铸鸟虫书铭文,字体很大,内容为:攻吾王光自作用僉(剑)。意思是它是吴王光,即吴王阖( he )闾(心)所使用的剑。此剑也因此而得名。鸟虫书是鸟形或虫形的艺术字体,春秋中晚期以后这种字体常常作为青铜装饰的一部分在楚和吴越地区流行。
春秋战国时期,征战不断,促成了兵器铸造业的大发展。兵器的产量、质量均有大幅提高。当时的吴和越是铸剑名地,兵器质量精纯,装饰华丽,行销天下,历来为后人所称道。看此剑有无:“当时洗剑血成川,至今草与沙皆赤。”之气势。
透雕蟠龙纹鼓座:
这件鼓座应是建鼓的底座,成半球体,圈足,正中突起的空心圆筒用来插放鼓柱。鼓是古代十分重要的一类乐器,但因其制作材质多为有机材料难以保存,所以至今没有发现早期完整的鼓,1981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过一件类似的鼓座。
此座半球体的鼓面上攀爬有12条相互缠绕噬咬的圆雕蟠龙。龙首为圆雕,口衔圆环,龙体为高浮雕。12条大龙双目圆形中空,可能原有镶嵌物,现已遗失。龙角的两端为空槽,可能也曾有类似的装饰物。整个礼器将圆雕、高浮雕、浅浮雕、阴刻手法融汇一体,使用了分铸、铸接、铜焊、接、镶嵌等工艺,以多变的形态和对称的布局构成了群龙仰首弄尾、穿插纠结的立体造型,是铸造工艺和艺术造型相结合的典范。
镶嵌狩猎纹豆:
此豆1923年出土于山西浑源李峪村。豆主要是盛放腌菜、肉酱的器具,也可盛放饭食。在商代晚期已经开始使用,直至春秋战国时才比较盛行。常见的形状是上有一个碗状容器,下为较高的圈足形柄。
春秋以前的豆一般无盖,春秋以后多加置有盖,且其形状通常与器相似而较小,取下后倒着放置即可成为一个食盘。
此豆口部微敛,盖、器的纹饰均以红铜镶嵌而成,各饰狩猎图案两组,在成群四处奔走的禽兽间,有几个猎手或张弓射箭,或持矛投刺,或挥剑刺杀,在激烈的追逐下,成群的禽兽四处奔命,有的野兽已身中数箭。整个图案具体生动的描绘了古代贵族狩猎的情形,为青铜镶嵌工艺的精品。
用狩猎纹作为青铜器纹饰的题材是该时代新出现的尝试,它摆脱了以往青铜器纹饰图案化特征和神秘化色彩,更加贴近自然和生活,也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在青铜器上的反映。
镶嵌几何纹敦:
敦是盛放饭食的器具。流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随后便消失了。
这件敦由两个上下对称的半球相合而成,这是战国时代敦的标准形式。器身与器盖以子母口相连,结合紧密。上下两个部分均有两耳、三足,打开器盖仰面放置,则器盖也可当做器物来使用。盖顶和器底装饰有火纹,其他部分纹饰为上下交会的大几何形云纹,并用红铜丝或细银丝镶嵌。
镶嵌时虚实相间,即一个三角形纹是以青铜为地,镶嵌红铜线条,另一个三角形纹则相反,以红铜丝盘嵌为地,露出青铜的线条,构成了具有变幻形式的对比感。其设计精巧前所未见。
在此前的一千多年中,青铜器纹饰内容主要以动物为主,从这个时期开始,青铜器纹饰开始向纯几何图形发展,是青铜器纹饰变化的新时期。
看完我惊愕了,古代人饭锅都做得这般考究,像外国人复活节的彩蛋,打开后充满惊喜,可见他们多么重视吃饭这件事。
牺尊:
这件器物是1923年在山西浑源李峪村出土的,是最为著名的浑源彝器之一。浑源彝器于1923年被发现后遭到村民的疯狂盗掘。这批青铜器具体的出土情况和数量都不详,据传有百件以上,出土后被当时的古董商争相购买,许多都流失海外。
此尊作水牛形,牛腹中空,牛颈和背脊上有三孔,中间一孔套有一个锅形器,可以取出。从其结构看,这是一件温酒器,牛背上的锅形器可以盛酒,空穴注水装于尊腹用来温酒。用动物形态设计成酒器尊的外形,为中国青铜器的一个特点。此器形态稳重,虽然四足矮短,但牛首上充满张力的双角、圆瞪的双目保持了真实感,使造型与实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牛鼻上穿有一环,说明了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使用穿鼻的方法来驯服牛了,研究青铜器上的细节也是研究中国牲畜驯化史的一件宝贵的实物资料。
牛首、颈、身、腿等部位装饰有以盘绕迥旋的龙蛇纹组成的兽面纹,通过纹饰可以看出印模技术的使用。在牛颈及锅形器上饰有虎、犀等动物的浮雕,形态生动,铸作精美,叹为观止啊,感慨先人的聪明才智,温酒器也做工如此考究,所以,喝酒时能慷慨激昂:
“呦呦鹿鸣,食野之苓。
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崇拜,感动,鼻子发酸…
其实展品好多呢,每一件细细观赏,很花时间的。越是投入进去,越觉得古代青铜文化博大精深。
手机电只有百分之十了,留点遗憾以后再来学习和膜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