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九月份,我入学了。在纠结了一假期后终于有了一所大学上,一个不太高大上的专业——学前教育
刚开始听说自己是这个专业有些沮丧,在内心完全将它划为了专科专业。揪着床单哭,觉得自己没什么前途,没有兴趣去了解。来到学校发现要求学习乐理知识,学之前认为自己可能学好,后来学了才知道自己能力如此之差,沮丧,落寞。害怕自己因为乐理知识学不好而影响弹钢琴。
开始弹琴的时候战战兢兢,既渴盼又害怕,渴盼优雅的钢琴家素手一展,美美的钢琴曲飘出来,洒进人们的耳朵里,让人醉。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的笨拙学不好它。
开始学的曲子很简单,好接受,后来难度慢慢加深,让我这个愚笨的小孩有些害怕,怕自己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怕自己浪费了高昂的学费。在练琴的时候,明明自己花费的时间较多,可是还是比别人的进度慢,很挫败,于是找钢琴公众号,看那里面的讲解,找技巧,找症结,最后在公众号里面发现三个技巧:1.要慢练,知道自己弹的每一个
音符是什么。2.边弹边唱,要让纸上的乐谱变成心里的乐谱。3.勤加练习,不要偷懒。
后来弹琴只觉得自己真的很慢,缺少那份灵性,没有那种必胜的决心,放松了精神,懈怠自己,而机械的练习更是让自己心灰意冷,就像流水线的工人一样,重复的一样的动作,不加思索,当然没有效果。将头磕在琴谱架上,无奈的垂落,手腕的疼痛提醒自己的无用功,干脆合上琴盖,拿着琴谱去自习室玩会手机,当做放松自己,可是这明明是自己骗自己。
虽然每次都是这个感觉,但是下一次练的时候,感觉真的进步了一点,也算是自己的一个进步。胡适说过: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希望自己慢慢找到感觉,不辜负自己的努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