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我的城。
我的老家在农村,初中的时候,上的是离家约3公里,附近村子的一个中学学校,学校的老师水平一般,老师的流动性也大,我所在的班级三年里英语老师换过4个,有的因为找到了更好的地方,有的结婚举家搬迁。
但是学校管理比较严格,违反了校规,会被严厉处罚,有些人在社会上混,学校的保卫人员真的就是直接上皮鞭,哪有现在这么温柔,再不服管教,走人。正是这种严厉的校风,才让学校的升学率有所提高,招收的学生也多了起来,在几个镇子里,也能排的上位置,当然,和县城里的中学比起来还是有不小差距。
就这样,初中度过了3年,见过打架动刀的(我同桌就是那个带刀的,还给我看......),见过两个村子里的学生聚起来互相PK的,我也和同学打过架,忘了因为什么事情了。但爱学习的我,成绩还好,每次学校考试,排名前几。(基本没怎么买过课外参考书,一是没有这个意识,二是,没钱。)
就这样,一直到了中考,学校组织大家一起去县城里参加中考,租的是离马路很近的一所很大的房子,里面床拼起来的大通铺,我们五、六个人一个屋子住在一起,早上起来,统一集合,参加考试。吃饭也是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找个饭馆吃。可以说“凑乎”着把中考考了,但这比起上不起学的那些人,已经是好太多了。
中考的成绩下来了,我考了全校的第三名,按说成绩不错,以往年的情况,上县城里的高中应该问题不大,谁曾想,县一中的分数线出来后,我差了6分,我所在的中学只有一个学生达到了分数线,这位学生还是复读生。县城和村子里的学校教育差距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一年,市里面新成立一个高中,也在招收学生,我的成绩达到了上这个中学的分数线,可以不用花钱就能上。而县城里面的一中,要想上,按照标准,差一分XXXX元,交够了钱,就可以上。
三个选择:
一是,不花钱,上市里面的高中,离家远。
二是,花钱上县里高中,离家近,也比市里高中教学质量好。
三是,来年再考,去县里面的初中补习。
最后的决定,是来年再考,去县里的初中补习。收拾着行李,骑着自行车,再次踏上求学之路,去县城里的初中复读。
复读了一个多星期,过礼拜回家,我进了家门,父亲说“孩子,送你个礼物”。掏出来一张县一中的录取通知书,我傻了,也想哭,但是没哭出来,我知道家里姐姐上高中,这是父亲凑出来的钱,让我可以不再踏入复读的艰辛之路。
父亲问:“高兴不?”,我说“为什么又决定上高中了?”。
然后,爸爸说出了事情的原委,我妈妈是老师,她认识的一位老师孩子也没考上,打听到明年县一中高中学费可能要涨,补习一年,孩子辛苦,明年还不一定考上,于是决定花钱上县一中,到我家,问我爸妈给我花钱上不。
我爸妈想,别人家的孩子能上,我上不了,怕我难受,另外,如果真的明年学费要涨,早上还是好。就是家里的积蓄不多,姐姐还在上高中,爸妈到处借钱,凑够了钱,才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就这样,3年初中,没考上,复读一个多礼拜,然后,花钱又上了一中,开始了高中生活。
高中入学后,碰到了好几个初中没考上的同学,和复读时遇到的几个同学。
生活有时真的没那么多选择,有选择的往往是更不好的选择。
那时,没有什么自我意识的我,能做的就是硬着头皮走过来。
父母是我困境中最强大的后盾,方向的指引者。
- 你的喜欢和评论是对我最大的鼓励,记得点个喜欢再走哦。
鸡汤、干货和朋友你一起分享,别忘了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