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觉一:生气 以前在周边发生矛盾、冲突时,自己总是会心烦意乱,总是想发泄出来,感觉自己发泄出来就好多了。当面对孩子生气的时候,我总是紧张、不安,害怕孩子发火,觉得孩子不懂事,孩子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当面对孩子的情绪时,自己也不敢面对自己当时的感受。看看这两个反差,自己生气的时候总是希望有人理解自己、想痛痛快快的发泄出来,宣泄自己的不满,希望别人能看到我。看到别人生气的时候,我总是不接纳别人的情绪,也没有好好的感受自己的感受。换位思考:我发火生气的时候,孩子也是很害怕、很生气,很不安。孩子生气的时候,孩子也是希望有人能接纳他、包容他、理解他、允许他发泄出来。
察觉二:对内诚实 有时候总是在说,都是为了孩子身体好、为了孩子的将来;实际上都是不在自我伪装,以为别人好的面具,在达到自己的目的,满足自己面子、自己的期待、自己的需求。美其曰:“为了孩子好,实际上就是个大骗子,自己还不敢承认”。到底是为了谁?到底谁该为自己的期待、目的、要求买单。对内诚实,自我选择、自我负责。
察觉三:孩子为什么不会跟同学沟通。 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孩子在学校为什么不会跟同学沟通,为什么总是有冲突。说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反思自己。我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就很生硬,要的时候总是强迫的,不要的时候就是很残酷的拒绝,跟孩子互动没有那么的灵活,不会轻声细雨,不会自我反思、不会幽默,沟通的时候带着情绪的指责、埋怨。这样的环境,孩子怎么会俏皮、幽默的同学沟通呢?带着指责、埋怨的沟通怎么不会出现冲突呢?这样情况下,大事怎么能变小,小事怎么能变无呢?从自我改变开始,接纳他,换着法的要、换着法的鼓励、换着法的赞美。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感受孩子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