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误解了“匠人精神”

有一段时间,“匠人精神”屡屡被各媒体提起,也有许多人表达了对“匠人精神”的肯定和推崇,很多产品甚至搭起了顺风车,也给自己打上“匠人精神”的标签。一时间,“匠人精神”成了精湛技艺、追求极致品质的代名词,想到“匠人精神”,我们想象中的是在深山老林之中,一位绝世独立的手艺人,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钻研手中的技艺,而对山外的世界或他人,他们无心也不善于沟通,他们的世界是那么一尘不染,也是那么残酷严苛,是一个我们普通人不敢贸然进入的世界。

可是,当我读完这本《匠人精神》,这本由创办了著名的“秋山木工”的日本国宝级木工教父秋山利辉根据自身培育一流匠人的教学实践撰写的著作,我开始反思,是否我们都曾误解了“匠人精神”?

 原来,具备“匠人精神”的人必须是一个善于与人沟通的人。

      在秋山利辉先生编纂的“匠人须知30条”里,强调“沟通”的条目多达10条:

      匠人须知1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学会打招呼

      匠人须知2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学会联络、报告、协商

      匠人须知5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要能够正确听懂别人说的话

      匠人须知8     进入作业场所前, 必须成为能够好好回应的人

      匠人须知15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明白自身立场的人

      匠人须知21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做好自我介绍的人

      匠人须知22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拥有“自豪”的人(这里的自豪,主要是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能够自豪地传达产品的特性、采用的技艺和原料产地等信息给客户)

      匠人须知23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好好发表意见的人

      匠人须知24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勤写书信的人

      匠人须知26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善于打电话的人

       从打招呼到听懂说话、好好回应,再到打电话、写信,在每一个细节上培养表达、倾听、沟通的能力;从与同事沟通、与师傅沟通到与客人沟通、与家人沟通,极力培养一个与周边人都具有良好沟通的人。这些事情都看似简单,实际把每一样都做好却极其不易,这一点相信每一位与刚入职的职员相处过的人都有深刻体会。

 原来,具备“匠人精神”的人,还必须是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

       匠人须知3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是一个开朗的人

       匠人须知4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不会让周围的人变焦躁的人

       匠人须知6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先是和蔼可亲、好相处的人

       匠人须知9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为他人着想的人

       匠人须知10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爱管闲事”的人

       匠人须知16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积极思考的人

       匠人须知17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懂得感恩的人

       匠人须知19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乐于助人的人

       试想一下,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些,带着一颗使他人快乐的心来工作,那我们的工作环境会变得多么快乐、明亮。

 原来,具备“匠人精神”的人,还必须先放下自我,从小事做起

       匠人须知12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有时间观念的人

       匠人须知13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随时准备好工具的人

       匠人须知14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很会打扫整理的人

       匠人须知25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乐意打扫厕所的人

人在刚出生的时候,如同一张洁净的白纸,随着年龄增长,渐渐学会了怨恨、嫉妒和傲慢,心灵充满污秽。如果能够完全清除这些污秽,就能够回到纯净的心。

 只要活着,每天都要使用厕所和心灵,所以污染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认真、细致地进行扫除,连看不见的地方都要打扫干净。唯有每天反复这么做、不断积累,我们才能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


在我自己的咖啡馆里,经常遇到有人跟我说,我的梦想也是开一家咖啡馆,我可以有空的时候来你这里打工吗?免费的我也愿意哦。刚开始时,我接受了很多这样的“好意”,可是后来在工作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人不愿意刷杯子、地板上有客人掉下的杂物也看不见,更不用说打扫卫生间,而指望着一上班就可以为客人冲咖啡,甚至只想做有拉花图案的咖啡。但是试想一下,如果不练习打扫整理,你连手冲壶都握不稳,谁又敢让你来为客人冲咖啡呢?更何况,在工作场所"挑活”的人很难获取他人的好感,别人又怎会信任你呢?

最后,秋山利辉先生终于提到一些与“职业”相关的“匠人精神”:

       匠人须知11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执着的人

       匠人须知20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熟练使用工具的人

       匠人须知28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花钱谨慎的人(这里的‘花钱’指的是拥有正确的金钱观,懂得掌握良好的技术就相当于金钱)

       匠人须知29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会打算盘”的人

       匠人须知30    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能够撰写简要工作报告的人


写到这里,估计一些想要一窥日本工艺炼成“法宝”的人该要失望了,这里没有升职的捷径、没有快速掌握一门技艺的秘籍、没有特殊手段,只有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日常工作守则,还有一些“不近人情”的规定。

可是,这又是一本特别有价值的书。它的价值在于它所推崇的价值观:人生是为了快乐、工作要有价值感、作品让客人感动是一件重要的事。还有它的工作观“人生全部是自己的时间,而工作就意味着生活”。

这与我们刚进入职场时接受到的信息“要把工作和生活区分开来,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工作就是为别人打工”是多么的不同!仔细想想,在这“匠人须知30条”里,你学会了掌握一门足以立身的技艺,拥有了一颗追求快乐的人,与同事保持着家人般的关系,拥有客户充分的信任,你与家人保持着亲密的关系,这样的人生,不可谓不富足,不可谓不快乐,不可谓无格局,这样的人生是值得过的人生。而现代职场那些永远躁动、不满足,永远的关于自我实现的循环命题都将离你远去。

这本书还有一个亮点,便是写作者的人格魅力时常在语句中闪现。作者具有真正的长者风范,讲自己教育徒弟“”‘纠缠不休’、爱管闲事、厚脸皮说的通通就是我”、他为徒弟真心着想,处处以他们的成长和人生为重的细心打算让人感动,有时候你还能看到他调皮可爱的一面,为了收服一些高学历不懂虚心的徒弟,有一次他趁徒弟们休假,做了一张大桌子,设计之精妙让他们无法猜出是怎么做出来的。等到徒弟们回来纷纷猜测之际,再告诉他们是自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来的,用实力HOLD住全场。

总之,这不仅仅是一本写给打算从事手工艺的人的书,这应该是所有踏进职场的人应该看的一本书。它讲的也不仅是如何做一名“一流的匠人”,而是如何过好这一生。我希望自己十年之前就能看到这本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生活美学智慧 《匠人精神》是创始人秋山利辉关于如何培养具有日本特色合格“匠人”的著作。书中秋山利辉通过列举“秋...
    美遇生活美学阅读 7,627评论 0 5
  • 本书讲了什么 本书为“秋山木工”代表秋山利辉关于如何培养具有日本特色的合格“匠人”的著作。 作者什么来头 秋山利辉...
    少穻阅读 5,123评论 0 2
  • 1、匠人精神的背景 看到“匠人精神”四个字,我情不自襟地配上了老罗这张经典的匠人图。看了书之后我才发现老罗与"匠人...
    think12阅读 4,359评论 0 9
  • 大家好,我是涂涂,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改变看得见。今天是2017年7月9日,我给大家分享的书叫《匠人精神》。 《匠...
    教书匠涂航阅读 4,365评论 1 3
  • Sort a linked list in O(nlogn) time using constant space ...
    AlthaScala阅读 1,13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