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仿佛每一件事情,都需要先焦虑一会儿。
比如说,到超市买一个水杯,也要纠结一番。买了,又因为浪费了钱而感到焦虑;不买,又因为错失了一件想要的东西而感到焦虑。
正确来讲,前者的源头是负罪感,后者的源头是失落感,都跟焦虑没太大关系。
又好比如说,从朋友圈也可以隐约看见,转发养生类文章的,通常是中老年人;转发阶层跨越的,通常是青中年人;或者还可以看到一些离婚出轨什么的,通常是......
你想要什么,就会因为理想和现实的不对等,而感到强烈的焦虑。
在我们的周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焦虑感。更要命的是,这些焦虑情绪,是会膨胀式地传播的。
比如一个人他为了金钱而焦虑,通常他身边至少有八个这样的人,也是以同样的方式获取焦虑感。这一点,也可以理解成为物以类聚。
其实,生活中并没有这么多的焦虑。
至于为什么会感到焦虑,正如上述所说的,只不过都是期望值过高,但实际操作却跟不上,而又操之过急而导致而已。
又或者,也只不过是,有很多并不是焦虑的情绪,却被归类到焦虑当中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