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的:一个妈妈带孩子买冰淇淋,女儿想吃巧克力味的,妈妈却喜欢草莓味的额,于是她试图劝说女儿买草莓味的。孩子不同意,哇的一声就哭了。妈妈非常生气:“你怎么这么奇怪,那么爱哭!”
很多父母就像这个妈妈一样,不经意间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人物品,忽视了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在这样的认知下,很容易出现一些错误的教育方式,比如:不履行对孩子的承诺;对孩子的想法冷嘲热讽;无论对错都要求孩子听自己的,然而尊重是相互的,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缺少对孩子的尊重,必然导致亲子关系恶劣,孩子也不会尊重父母,处处与你“做对”。
再小的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和情绪;需要父母的尊重、接纳、理解和欣赏。好沟通都是听出来的,当你懂得倾听孩子的感受、理解他的情绪和想法,你会走进他的内心世界,更好的和孩子沟通。
对于孩子进入初中、高中的家长来说,普遍存在一种困惑,那就是同孩子难以沟通。入青春期的孩子与进入更年期的母亲的冲突更多,不仅是因为处于内在的心理动荡期,更重要的是两者的外部压力都很大,孩子面临的是升学的压力,母亲面临的是事业的压力,这就更需要加强沟通。
优秀的父母在这方面大都做得很好,他们良好的沟通来源于自觉地遵循了以下这三条原则:
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说:倾听是父母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孩子的教育百分之八十在于沟通,百分之二十在于教导。父母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小,就忽略了他们的表述,当我们和孩子说话的时候,父母要与孩子面对面地平等地互相倾听与诉说。切记不要表现出不耐烦、或者说出让孩子扫兴的话语。
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
孩子需要父母的爱与理解,只有理解孩子的想法,父母才会读懂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我们必须要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父母如果像对朋友那样的去陪伴孩子成长,慢慢地理解孩子的内心,那么孩子的成长定不会令人失望。
第三个步骤是建议,有道理的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里应该给予建议。
人都喜欢听赞美肯定的话,孩子也不例外,他们也期待能得到大人们的赞赏和肯定,特别是他们的父母。你能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赞赏是一种爱的连接,特别是在他们为了一些事情而努力的时候。父母就像大海中为航行的船只引路的瞭望台一样,指引着孩子的方向。当孩子出现困惑或者是不知所措时,父母要耐心地为孩子去为孩子开导。孩子毕竟是孩子,有些事在大人们的眼里看起来不算是什么事,可对于孩子来说,就像是前面有一个万丈深渊一样无法跳跃。如果这时大人们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建议,虽然孩子并不一定能采取正确的行动,但最起码给孩子一个选择的机会。
愿每一位父母都能静下心来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倾听、理解、及时地给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