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这样生活,那样工作?《习惯的力量》会给你答案。
《心里学原理》作者威廉.詹姆斯说:“我们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有其固定的形态,但却是习惯的集合体。有现实生活的习惯、感情生活的习惯、还有思维习惯。这些习惯系统化的构成了我们的喜怒哀乐,让我们走向自己的命运。不管最终命运如何,我们都无法抗拒。”作者查尔斯.都西格通过本书向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习惯的框架,让我们看清楚习惯的机理。
本书有趣的案例和观点:
1、生活中的大部分行为是我们的习惯,因为大脑也会偷懒,我们的大脑会自主节省脑力,依靠惯性做一些常态化的事,这样可以省出精力做其他的事,比如发明创造有新意的想法。
2、习惯回路,暗示——惯例行为——奖赏。渴求驱动着习惯,暗示能触发奖赏。
3、许多成功的营销是基于对习惯的深刻理解。比如,霍普金斯设计的白速得牙膏的广告,他通过大量阅读医学书,看到牙齿的垢膜,想到把垢膜与牙齿的洁白联系起来,让消费者想象自己的牙齿,从而唤起使用牙膏的渴望,最后白速得牙膏畅销数十年。有趣的是,这也改变了美国人乃至全世界人的刷牙习惯,一战时美军士兵大多有龋齿,到二战时,这不是问题了。宝洁的斯廷森团队,设计纺必适空气清新剂营销方案,通过不断失败总结出,消费者是渴求用完产品后获得好闻的味道,而不是去除异味,也即有一些奖赏来反馈。有了奖赏,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现在的洗发膏有泡沫,牙膏有不同的口味,洗衣粉有泡沫……因为消费者需要一些信号来告诉他们这种产品是有效的。
4、习惯是无法消除的,只有替换,形成新习惯。高水平的人就是去利用此点认识去改造团队,成就自己。比如,黑人教练邓吉,在美国教练橄榄球队,其他队的教练都是让队员掌握几百种队形,但邓吉的方法是队员只要掌握几种队形,但要非常非常熟悉,将各类情形发生时的各种反应,变为自己的习惯行为,自觉行为,这样就能比对方更快的更明确的行动,无需思考。邓吉成功了,无论是其带领的海盗队,还是小马队都获得了辉煌成绩,后者还获得超级碗冠军。
5、核心习惯,能影响其他习惯,从而根本上去改变一个组织。比如,保罗.奥尼尔任美国铝业公司CEO,只强调安全,将工伤率将为零为其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形成了连锁反应当它们扩展到整个组织时,会形成其他习惯的改变。这个核心习惯一经形成和启动, 以点带面,久而久之将改变一切。
6、从小成功开始,奖赏自己一些,慢慢的,就有了大成功。比如,2008北京奥运会的游泳健将菲尔普斯,就是不断积累小成功而获得多项奥运冠军。小成功其实是细微优势的稳定运用,一旦一个小成功完成,就会推动下一个小成功的出现。小成功能够带来改造性的变化,因为它能够将细微的优势转变为一种模式,让人们相信更大的胜利即将到来。
7、意志力是一种力量,会发生损耗。星巴克要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它的做法是将所有行为变为惯常行为,形成非常细致的培训手册,并不断演练。当店员被杂事干扰,意志力疲惫时,他的各类行为也是按照以前演练而形成的自发行为,这样能让店员阳光面对顾客,而不是不知所措。抵制诱惑需要消耗意志力,在强压下,员工无自主权,消耗的意志力会更高,而让员工自主决策,让其参与进来,他能增加自律,之后的工作也能高效和低错误率。
8、信仰能改变习惯,最大的动力是信仰,是相信自己能改变,而团队能让信仰更加容易建立。
9、作者在文末给了实践指南,希望读者理解习惯的机理后,能去改变习惯。他说“改变可能不会很快,而且并不总是容易,但只要付出时间和努力,几乎所有的习惯都是可以改变的”。他提出的具体方法:1)找出惯常行为;2)用各种奖赏进行试验;3)将暗示隔离出来;4)制定计划。最后就是行动,坚定的行动,最好是团队的共同行动。设计心中的奖赏,产生渴求,设计和调整暗示,行动,不断练习,久而久之就有了新习惯。
结合工作获得启示:
1、根据场景思维形成详细的工作手册,并不断演练,将员工遇到的各类情形中的行为通过不断演练变为员工的惯常行为,最后成为员工的自发行为。
2、将大目标拆分成各种小目标,不断对完成小目标后的小成功进行奖励,让员工有成就感,被认同感,以此激励其追逐更大目标。
3、团队一起成长,一起改变,团队间不断相互鼓励不断固化目标。作为管理者要刻意设计暗示,制定各种仪式(暗示),并公布奖赏,及时兑现,然后推动行动。以此形成团队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