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时间,不同程度上也看出来时间管理需要继续,虽然不情愿下课,总是要拖堂的这个习惯不好。
分为四个部分分享。
第一部分 教育的美好,总结于洁老师30年的工作收获,用坚持的态度
读于洁老师书中每一节的文字,都如行云流水般一样在讲故事。细节都注意到为,总结到感情深处,刚刚好的点拨到位。而且这些话完全就是那么回事,完全又不能从自己的嘴巴里说出来,文字中描述出来。
第二部分 走进学生的心
处处留心皆学问,于洁老师通过不断给学生写信的方式,将近四十万字的信纸,讲教育的情怀倾诉在殷殷的期望和祝福中。
通过十三个坚持,不断渡人渡己,将问题当课题研究,把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家的孩子都教育成才的故事。
第三部分 做一个高效的教师
三个方面,课堂高效,时间管理和找准方法和途径。
课堂高效,从临退休的数学老师的话中找答案,“教材吃透,课堂上不讲一句废话。”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把握关键点和学生理解中的难点需要点拨的地方,重点讲透明白。最关键的是不拖堂,多给学生们争取一些课外活动的时间,和看看蓝天白云的时间。
“你精气神十足,讲解清晰,表扬鼓励,杜绝抄袭偷看。”老师的课堂状态、情绪激昂和人格魅力影响同学们参与的状态。及时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让学生的每一次进步都被看见。让学生把功夫放在每一天的努力中,不存在侥幸心理,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堂,每一次作业。
时间管理,于洁老师的坚决不把工作带回家里,侧重点在于理解为工作高效,需要做的工作争取规定时间完成。
当看到对手机的使用,需要安静下来工作时候把手机调整为静音状态锁在抽屉里的时候,不抬杠地说,确实是如果是紧急的事情非自己不可的时候,别人一定能想别的办法联系到自己的。
对自己来说就是更专注和高效地工作,需要养成专注的习惯。
接着是高效的方法和途径。于洁老师提供的锦囊妙计是——与时俱进,学会各种办公软件,技术和方法,不再犯难而犹豫,抵触工作,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教育教学资源,结合自己学科特色,将情境与当下的内容结合起来。
熟悉工作的各种流程,开家长会的细节都考虑到,提前准备好谈话内容,时间把握恰到好处。
化压力为动力,把困难变成能力,是成为一个高效教师的一种途径。
远离牢骚,保持好心情,是成为一个高效教师的重要方法。
带着慈悲、感恩、爱意,美好的心情去做事,是快乐的。就算脚下踏着荆棘,手里忙个不停,心也是安定的。
第四部分 立情
建立情感,不是班主任的特权。换句话说,即使不是班主任,作为任课老师,作为家长都是需要情感的流通和交流互动。
从立情的最佳时机,从遇到学生的第一天开始,作为任课老师,两天之内记住班级所有学生的名字,课堂上多提问,且对不能及时回答问题的同学做好沟通,弄清楚是没有理解问题,还是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时候做辅导的情形。
立情从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开始。无论是学习上的困难,还是身体不适需要请假,或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时表达自己的善意和具备倾听的条件,随时可以援助,表达我一直在的态度。
给学生多一些情感流露和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多一些理解父母和老师的机会,多找机会与同学们沟通。
立情让班级小社会充满爱。
感悟中,职业认同,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对自己的这份职业有了更美好的期待,情怀更纯粹。
作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足够重视,培养孩子的性格和品行。
学会与身边的人友好相处,多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最后的一条就是作业记录本的这一条,如同马老师分享的一样,把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名单先记录下来。自己需要在开学第一课表达出来自己的态度,寄宿制学校,只有放学的时间会来不及,否则就是占用自习的时间来找我补作业,如果是因为不会的话,那么就找自习时间补课。
最后的最后,提醒自己一定规划好时间,将准备的内容提前表达出来。
毕竟准备的内容,能够表达出来一半儿就不错了,一半儿已经随风散去了。烂熟于心是不是会好一些呢?
值得肯定的是,分享了一次,感受到自己还是有进步的。主动表达是自己的勇气,语言中口语化比较多,就是理论的深度需要提升的空间是自己这次的发现,凝练不够,标题立意不明确,自己的特色不明显。
期待下一次自己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