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NVC,non violent communication , 作者马歇尔 卢森堡。在论坛上看到这本书的推荐的时候,毫不犹豫的买了下来。沟通的技巧,是我所欠缺的,也是我期盼着要提高的地方。成熟的人都得学会正确的表达自己,最近三年的工作经历中,也让我深刻的意识到,作为一个成熟优雅的女人,温柔的沟通才是温柔的与世界相待。
语言是一个尖刀利器,可以伤人于无形中。而语言也可以是暖心的春雨,润物入心与无形。我相信,我们的谈话沟通方式,常常自认为是非暴力的,我也是如此。朋友们会给我反馈关于我的沟通方式,直接而简单。我自己在沟通的那一刻往往是没有意识的,而正是这样的无意识,往往会伤人无数。因为沟通的方式不当,爱也无法表达,顶多说一句:“我也是为你好”结束。我常常并不能接受自己的沟通和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是我们的语言确实会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有些甚至后果还很严重。在孩子一天天长大的时候,我深知他的童年经历会影响到他的一生,而我如何才能在他的成长中减少暴力沟通的影响,把爱传递给他,让他在爱的氛围中成长?作为一个母亲,渴求改变自己的愿望是如此的认真而强烈。
带着这样的心情,捧起了这本书。在假期里,打开了电脑写下了这篇笔记。
回归到书的内容上,是什么蒙蔽了我们的爱,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用爱的方式来沟通和表达?就是书中提到的“异化的沟通方式”。道德的评判时用道德标准来评判人,而这个标准是我自己的,不是对方的。苏菲派诗人鲁米写过:“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一片田野,我将在那里见你”。然而,我们的语言将我们的道德区分开来,我们会判断对方是好人或者坏人,是对是错。一旦遇到我们不喜欢的人或者不理解的事情,就会想到别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按照自己的道德价值观的判断来沟通和交流。说出的话中难免就会带着批判和评判。然而,重要的是,暴力沟通的根源在于,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爱也就无法正确的表达。另外,“比较”也是评判的一种方式,在比较的时候,就会产生好与坏,产生凌驾与别人之上的感受。从责任的承担的角度,也会触发暴力沟通。比如,我们执行一个自己都不接受的指令的时候,一定会流露出“我并不想这么做,我是不得不做“的感受,心存疑虑的去转达和执行,这种种的异化沟通,会蒙蔽对他人对自己的爱意,造成心理上的隔阂。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观察,将观察和评判混为一谈,别人就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在心里开始生起防备意识准备反驳我们。当我们开始对一个反馈进行解释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先默认自己有问题了。我们常常容易把对方给我的话当作是指责和批判,而我的反应首先是解释和反击。在文章中作者也提到一个案例,当作为一个演讲者,听众给予他反馈说他是“最傲慢的演讲者“的时候,他并没有解释也没有反击,而是选择先接受并观察。没有辩解也没有指责对方,而是用心理解对方为什么会这么说。在随后他问出的问题的帮助下,他获得了听众的完整表达,并理解了这是一个请求,而不是一个评判。由此我想到在工作中也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当遇到别人对我的负面反馈的时候,我首先会有防范意识,会当作是一个对我的挑战。余下的就都是解释了,往往最终对方觉得自己的建议没有被尊重,而我自己也觉得受伤于对方为什么如此挑战我,开始猜测背后的动因。这种模式下,爱更加无法被表达出来。
那么这种感受缘何而起呢?当我们听到不中听的话的时候,我们有四种选择:第一种,认为自己犯了错。认为对方的反馈和反应是因为自己脱口而出的话,自己因此而后悔和责怪自己。第二种,指责对方。内心会升起无数个类似于“你了解我么,你凭什么这么说我”的声音。第三种,了解我们的感受和需要。这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有些伤心,因为我们需要也看重信任和接纳。第四,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这时的我们也许会想到“TA伤心可能是因为他需要体贴、支持和接纳”。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我们的期望和想法,我们不再指责别人,而愿意承认我们的感受其实是源于我们自身。这一章节中,作者还列举了一些很容易理解的例子来说明。比如:A-你昨晚没来令我很失望。B-昨晚你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想和你说一些烦心事儿的。A认为失望是因为对方引起的。B认为失望时因为他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从这里让我意识到,如果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者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我们的需要和期望,他人更容易理解我们并作出积极的回应给到我们。而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和期望,别人可能也不会。实际上,如果直接说出来我们的需要,获得积极回应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在情绪的主导下,我们往往说出的不是我们真的需要的或者期望的。又或者,在传统教育文化的熏陶下,我们羞于启齿表达我们的需要,认为这个太直接了,是给他人的负担。比如生活中,妻子等待酒后的丈夫归来,常常会说一句,你怎么又喝酒。而丈夫的反应往往是,我喝酒还不是为了家庭打拼。回归到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妻子的表达可以是:你喝酒对身体不好,我很在意你的身体健康,因为只有你的身体健康你才可以陪伴我一直走下去。
上段提到的理论也是让我自己意识到,为何不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呢,猜猜猜的方式下回到达正确答案的可能性太小了。非暴力沟通,也就是第一个要素观察到并且明白自己的感受,明确的表达自己的需要。
非暴力沟通除了观察,感受和需要以外,还有一个要素就是请求。我们请求他人的帮助,在提出请求的时候,清晰明了的表达会帮助对方理解。如果我们都不清楚想要什么,那么对别人来说,就更困难了。曾经有一位老师跟我说过,别人只能按照你所表达的来理解你,而不是你心里想要的来了解你。这句话,至今记忆犹新。在过去的这些年里,尤其在关键事件上,我自己的不清楚的表达需求,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多遗憾的结果。我们的意思和别人的理解,往往,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这时,我们可以主动请求别人的反馈来确认我们的需要是被准确表达的。如果意识到对方并没有明确的理解我们的需要,我们可以说“谢谢你给我的反馈,我想我说的不够清楚。”第一次尝试这样 的表达和反馈的时候,我们会说的有点不自然。因为在生活上,我们很少这样提出要求。同时,一点点需要我们注意的是,我们在表达需要的时候,如果语气或者氛围掌握不正确,别人很容易误解我们的意图而把请求当作是命令。而对于命令,一个人只能有两种选择,要么服从,要么反抗。无论哪一种,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并不想在沟通中强迫他人。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别人尊重我们的需求。如果我们只是想改变别人,使得他们的行动符合我们的利益,那么非暴力沟通并不是适当的工具。非暴力沟通是用来帮助我们在真诚和倾听的基础上加强与别人的联系。我们希望人们的改变和行动是真诚的,是出于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命的爱。爱因斯坦说过,世界的最根本是爱。我们彼此的感情一旦别尊重,我们的距离就缩小了,我们的联系和感情就更静谧了。
最后一点谈到倾听,倾听需要我先放下自己的判断和想法,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方那里,在对方表达的时候,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他接受我们的想法,而是先关注对方,理解对方的反馈和表达。如果我们只关心别人说了什么,并且在内心里用自己的价值观和评判去考虑符合哪种情况,那么这是在诊断,尤其对于管理者更容易如此,而这并不是真正的倾听。那是一种工作关系上对人的判断和诊断,是为了我们下一步的意愿,与对方的真正想表达的相去甚远。关于倾听的技巧,很多心理学的书和管理学的文章中都会有涉及。常用的可以重复确认的句子是:“听起来,你很。。。你希望可以。。。”这样的回答常常会鼓励对方去了解自己的需要和感受,会帮助对方更清晰的看到自己。
我们了解了非暴力沟通的技巧,理解了其中的理论和方法。人与人之间,是通过沟通来发展感情的,促进家庭和睦,改善工作交流,推动变革等等。书中还提到最后一点,非暴力沟通的最重要的应用也许是在于爱护自己。
我们首先把自己照顾好了,才有能量去照顾他人,才有能量去影响他人。陈道明曾经说过一句话,如果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男人下班回家了,那么这个世界会简单很多。同理,如果每一个管理者都能管理好自己,照顾好自己内心的感受和需要,那么其所在的团体的生产力会大大的提升。沟通是管理者的核心能力之一,作为一个管理者,首先要爱护好自己,才能把非暴力沟通进行下去。
我们生来就是不完美的,我们要努力地对自己更加的友善和体贴,出于羞愧的行为不是由快乐而发生的。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直面人生的苦难:在遇到挫折时,充分体会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是的,感到遗憾总是难免的。但它能帮助我们从经历中学习,而无须责备自己。谁都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上,谁都是没有经验的,都是从头开始的。我们允许这样的情感在我们的意识里流淌。我们学会自我宽恕,包容过去的“我”的行为,这样的包容和宽恕为我们的成长创造了条件。我们的存在和美好,是因了自己对自己的深深的爱,才满足了自己对这个世界和他人的爱。
当然,我们都是正常人,少不了有愤怒的情绪。我会生气,在工作上,生活上,常常会意识到自己在生气,这是一种觉察。那么接纳这种生气的状态和现实,并不去立刻阻止这样的状态。我们生气,不是源于他人,而是源于内心认为别人不应该那么做,是一种对别人的指责。在《当下的力量》这本书中提到,愤怒,生气,不满,都是一种情绪。而情绪是思维的一部分,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方式而起。它的核心就是我们内心里尚未被满足的需求。如果我们能具有觉察的意识,借助合理的愤怒的情绪来提醒自己----我们是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我们的思维方式正是使它得到满足,那么愤怒就是有价值的。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需要我们时刻保持“临在”的能力,(临在的概念在the power of now这本书中有详细的介绍),因为愤怒驱使我们去惩罚他人,而不是去满足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我们可以有意识的用“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来取代“我生气是因为我们。。。”
在这篇笔记的最后,我想引用编后记的一行文字来做结束:希望通过这些学习,依稀间遥望到梦寐以求的美丽新世界。并且知道,生活永远等待人们以一己之身去领略生命的美和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