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开学季,学生上学的问题特别多,今天就谈谈四线小城市的上学问题吧。
上学是否越来越难?
是的,上学难不管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都是越来越难。
从乡村来说,撤点并校愈演愈烈,单个的乡村已经难有完整的小学了,要么上距离村里几里或几十里不等的镇中心小学,成为小小寄宿生,要么上村里的合并班(一个也不能少,不是传说),牺牲教学质量。
城市入学的限制条件年年加码,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中心城区户籍,中心城区有房,且入住满一年,那么直接可以进入辖区学校就读。有户无房、人户分离、进城务工人员就要提供诸如居住证、房屋租赁证明、无房证明、劳动合同、工商执照等各种证明,并不是每种证明都能轻易办理,比如:居住证要求提前半年去社区民警登记,半年后去公安局领证时又会被告知暂不能办理,或居住在镇上不能办理(这种情况时常发生);房屋租赁证明的开具前提是有房产证的房子,自建房、商住两用房均不作数。城区烂尾楼不计其数,已交房未办理房产证的房子数不胜数,所以买房入学很多时候只是市民美好的愿望。(建议家有适龄儿童的家长至少要提前一年做好入学准备,包括准备学区房、居住证等)
这些操蛋的政策当然引起民怨沸腾,九年义务教育为什么设置那么多门槛,拒适龄儿童于千里之外呢?
政出有因。一是优质教育资源永远稀少且高度集中。人群如潮水般涌入城市,挤占城市各种公共资源,原有的教育设施就显得捉襟见肘了。虽然公办中小学不停的扩招、扩建(每班人数都在60人以上,老师用麦教学),中小学教师每年都在增加招考名额,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入学缺口。二是80、90后都陆续进入生育高峰期,二胎政策的放开,无疑又带来了一波baby boom。今年才放开二胎政策,按理说尚未进入入学期。其实,至2012年开始,各校生源都出现了井喷式增长。2012年正是前一波baby boom (85后、90后)进入生育期,各校学位均出现告急。三是城市房产去库存压力大,天量存量房如何消化考验着政府的政绩。于是与去库存相适应的各种政策应运而生。教育也不例外。学区房成了入学的第一要件——想上学吗?先买房吧!
以上只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情况,高中入学率也是连年下降。由于国家现在大力提倡职高教育,高中也在逐渐缩小招生规模,高中数量目前已减少至原来的2/3,大量高中被取消,整个市区只有不到五所公办高中,考不上高中的学生只能被本地或外地的职高接收。至于职高的教学质量,只能是见仁见智了。
总之,教育精英化的趋势已经形成,优质的学校,往往配备充沛的教学软件及硬件,周围也往往环绕着高级社区,社区里自然也是更注重教育或者说更能负担高级教育资源的家庭集聚。如此,资源、信息在封闭的闭环内交换,互通有无,形成人为的壁垒,如金字塔般节节攀升,劳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