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真会讲故事,混合着方言土话,特接地气,不知不觉竟好想听他把故事说完。
最近读大冰的《我不》,就是这种感觉。
一般来说,光看封面,这类畅销书我不太会买,但大冰的书太火,之前《乖,摸摸头》、《阿弥陀佛么么哒》总是被摆在书店畅销书架上,《我不》出版后也迅速被推上畅销书榜。我好奇。
读完终于知道,他讲故事太吸引人,酣畅淋漓。
大冰身上有很多标签:主持人、作家、歌手、酒吧老板……“斜杠青年”背后必定经历了许多,所以他笔下的人物才那么真实和生动吧。
人生有千万种姿态,总有一些是我们从未想到过的。
成都姑娘莉莉,在二十好几奔三的年龄去法国留学,颠簸地像个吉普赛人。那几年,为了省钱搬了二十多次家,法语不通导致误吃毒蘑菇,水土不服身体不适从阴曹地府里走了好多趟,最狼狈的时候身上只剩几欧元,推着自行车在加龙河边上哭。
穷学生蠢子爱上了阳朔穷护士小蓝。他们穷酸平淡又甜蜜地相处着,直到小蓝被查出白血病。蠢子勤工俭学摆地摊积蓄六千元,小蓝工作三年积蓄一万,住院一星期全部用完。能借的钱都借了,蠢子又濒临毕业。
东北男孩大梦,身高接近190厘米,跟腱特长,弹跳力惊人,是个灌篮好手。虽然错过了体育大学,可不管在学校还是后来工作,依旧是篮球场上的明星。一次在山路骑行,他连人带车飞了出去,脊椎碎得像玻璃,从此高位截瘫。胸部以下没有知觉,大小便失禁、肾衰……将伴随他终生。
好可怜。
那,他们后来呢?
后来他们好还是不好?
后来,成都姑娘不仅超标完成学业,还成为业界女一,她的照片被印在法国杂志的封面上,而且还遇上了极爱她的法国男人。乌云散去,一切美好得不像话。大冰说,极少人像她那么背,也极少有人后来像她那么出人头地。
蠢子为了小蓝没有回学校,他拼尽全力带小蓝到城市治疗,自己在酒吧唱歌挣钱,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经历了别人可能四五十岁才要经历的挫折。大冰说,时穷节乃现的时代早已远去,生死与共的故事亦越来越罕见,但他却在两个九零后穷孩子身上看到一种古老的不离不弃。
至于大梦,他经历了绝望,不再寻死,凭着在手机壳上画画的手艺养活自己。再后来,在北极之旅中,一个爱他的姑娘答应了他的求婚。
还有那个12岁就当背夫每到寒暑假都到墨脱支教的白玛、义务组建消防救援队的残疾老兵、得了癌症后周游中国的向死而生的东北老大妈……我看到许多平凡人的不平凡的人生。
每个人的生活圈子有限,如果只看到周围人的生活,久而久之会以为这就是全世界了。如果读了这些故事,你会发现,其实不然。
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更非所有命运都让人羡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运势,但我钦佩他们对厄运说“不”的勇气,以及他们为了扭转时运所作出的抗争。
大冰语录:
·必须让你有遗憾,这样你才会重返这个世界。虽然这个世界没有那么轻松,没有那么仁慈,没有那么公平。
·一个真正的支教志愿者,心应该是平的。不会盲目寻求道德上的优越感,也不会居高临下地去关怀。真正地献爱心不仅仅是去成全自己,更不是去作秀或施恩。
·世事大都走的是抛物线,大凡出人头地,总要欲扬先抑。
·爱情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而不仅是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反应。
·这个世界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而那些人大都曾隐忍过你尚未经历的挫折。
·入世即俗人,但总有一些俗人,俗得和你我不太一样。
·如果你二十多岁,别跟我提什么浪迹天涯,有本事的话,你既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够浪迹天涯。
·20岁时立下的目标,37岁去完成,晚了17年又如何,自己的人生,自然要自己去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