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少在一年前,我就想写一篇题目是《黑白姑娘》的短篇小说。
思路来源于生活。而最直接的灵感,是因为每天坐公交车上下班,经常遇到一个浑身上下非黑即白的姑娘。这个姑娘的穿衣打扮很有特点:不但衣服裤子(有时穿裙子)是黑白两种颜色搭配的,穿的鞋,戴的手套,脖子上的围巾,背的包,甚至背包上的小挂件,也都是黑白两种颜色构成。
我想,这应该是性格特别鲜明的一个女性。不过,我对这个姑娘的了解,也仅仅止于表像,毕竟是在公交车上遇到而已,虽然遇到过许多次,但是没有发生过别的交集,没有机会了解更多——虽然我确实对她产生了兴趣。
然而对她的兴趣,引起了我写一篇小说的想法,于是开始构思情节。大意是一个男的因为独自在外打工,寂寞之下想找一个女人,当然是纯粹为了解决生理需求,因为他有媳妇有孩子,只是没在身边。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而这个样子的“单身”打工者,在打工的城市找一个性伴侣,并不鲜见。
两个人怎么相遇,男人如何设计过程,女人如何一步步迈进“圈套”,我都想好了。然而这不是关键,最后我要点出来,其实女人早就注意到了男人的“计谋”,只是因为自身也有同样的需求,将计就计,顺水推舟而已。
男人内心深处觉得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但是又抗拒不了身体的诱惑,内心的愧疚与挣扎是我想表达的一个方面,而后来他发现其实女人并不是因为上了他的当而跟他做了性伴侣,他又有了自己上当的感觉。这个心理活动,是我想描写的重点。
这个构思,在大致想好以后,几次打算动笔写,可是都莫名其妙的没能真的行动。一开始觉得是还没有彻底想好,然而今天早上又冒出来写这个小说的想法时,突然明白,是自己所表达的价值观,不符合社会积极向上的主流风尚。
这涉及到如何评价一篇文章的问题。文章千古事,写出来的东西是要给别人看的,那么文章本身所传达的价值观,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不能传达真善美,那么文笔再好,文章也算不上好。
注意,传达真善美,不一定是按照几十年前那个特使时期的“高大全”手法来描述,可以写假恶丑,但是对假恶丑的态度必须鲜明,必须站在批判与鞭挞的角度,而不是颂扬。不但不能颂扬,就是所谓无立场的描述,我也认为是不对的。
正是因为我内心深处有这样的认识,所以才一直没有动笔写那篇《黑白姑娘》,因为在我已经形成的构思中,仅仅是白描,仅仅想刻画出来这样一种确实存在的社会现象,但是没能够加入对这个现象的深度反思,这就会让文章失去灵魂,写出来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
那就再沉淀一段时间吧,看看情节怎么处理,才能在白描的基础上,加入正确价值观的准确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