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1

  《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汉族民歌分布的地理背景

本书是由苗晶、乔建中先生所著。整本书分为上编和下编两个部分。上编为划分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背景依据(从地理背景、早期古代文化背景、语言背景、社会背景、人口变迁与民歌传播以及古代民歌流传过程中的地域区划六个方面进行论述);下编为各近似色彩区的划分及其基本特征描述。

民歌是各民族人民所创作的带有其民族特色的歌曲,代表着当地人民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形成受地理背景的影响。构成地理背景的主要因素是水系、山脉、地形与气候。但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构成其地理背景的因素也呈现出“多”的特征,即水系多,山脉多,地形丰富,气候多样。

我国主要有四大水系,其中长江和黄河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最大,虽然它们都发源于青海高原,但由于各自流经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地貌等的差异,也就呈现出了不同的文化风貌,以不同的色彩共同放射出中华传统文化伟大与光辉。此外,大海在表象上看,像是将文化隔绝了,但从呈现的结果得到,大海反而具有沟通作用,使各在两岸的地方文化表现出一系列的共性。

对于山脉而言,常常起着阻隔和分割文化的作用。以秦岭为例,被该山脉所划分南北两地呈现出不同的气候、水系、植被等,与此同时,也就形成了不同的音乐文化,不同的民族音乐风格。

我国地形地貌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整体呈现为西高东低、逐渐倾斜,形成明显的阶梯状。汉族地区被分为以下几个大区:北方黄河流域分东(平原)、西(黄土高原)两大部分;南方长江流域分为西南(高原)、中南(山区、丘陵、湖区)和江南(平原)三个部分;珠江流域为一区;江淮一带作为过渡区,也因为一个独立的地理区。这种地理结构从古至今变化较小,所以对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风俗民情和民间艺术等等都产生了影响,呈现出地区性的差异。

此外,气候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对于生产生活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南北方面。

这四个方面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作用于我国的历史、文化。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背景,在这个庞大的背景之下,形成了各个地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创作民歌的方式。也正是因为这庞大的背景,让我们收获这么多丰富多彩的民歌体系,了解了这么多不同的民歌文化。反之,我们要想去真正去研究一个地区的民歌文化,深入了解它的地理背景是必不可少的一重要环节。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按照种族、地理、文化背景或体裁、风格等把大至全世界小至一个民族的聚居区的音乐文化分成若干区域,是比较音乐学研...
    糊图涂阅读 11,078评论 0 1
  • 东北部平原民歌丰富,歌种颇多,东北平原地处黄河下游,全区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城镇经济繁荣,农、...
    傅子夕阅读 644评论 0 1
  • 社会的构成因素是极复杂的,由于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封建社会,大部分汉族传统民歌也是处在封建制度下,但由于区域...
    傅子夕阅读 853评论 0 1
  • 在历史背景下,因朝代更替,战争纷扰等因素所带来的人口变迁,人口变迁的影响隶属社会变革,深深影响着民歌的传播与分...
    傅子夕阅读 535评论 0 1
  • 对于民族音乐研究,笔者认为最初应着手于地理背景研究,书中此句“特定的地理、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下来并进而发展生...
    傅子夕阅读 41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