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读《白鹿原》,与十几年前的感觉截然不同。
十几年前,草草的读到中途就被扔在一边,因为不喜欢“反思文学”满目疮痍的时代背景,也不喜欢现当代文学总是把人间悲苦写的那么现实。再好的文字,读起来只看到人物之间的纠葛,看不到书中浑厚的历史文化负荷,也看不到白鹿原上色彩斑斓的乡村风土人情,只浅薄的追寻故事的情节,遇到不是自己想要的结局,或者喜欢的人物受了苦难,就不想再继续读下去了,愤懑不平的气结凝聚在胸口影响到自己一整天的心情。其实心里知道不过就是一本小说而已,可就是不能去好好的做一个旁观者,浑然不觉就把自己给陷了进去。
在没有走进社会这个混沌的大旋涡里时,成天被关在6尺围墙的校园里面,满脑子都是理想主义的思维。喜欢就去做,不喜欢就不做的任性近乎到了愚不可及的地步,把一切的人和事都想的特别美好,一离开校园就感觉格格不入,凡事一旦不符合自己内心的理想主义价值观,就觉得面目可憎,动辄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顺眼。待到一脚踏进了社会门坎,先摔个头破血流,一路跌跌撞撞渐行渐气馁,从格格不入到开始融入,从看不顺眼到开始接受,从开始接受到习以为常,不断的刷新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看法。
如今再读时已经全然没有了曾经的感觉,更多的是在通篇的人物身上找寻自己的影子,关注的是一件事情到最后的结果。感受到的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时常生出一种令人震撼的真实感。虽然有时仍有愤懑不平的心气,但也转瞬就过去了,不会再在胸口凝结起一团难以消散的郁气来,影响了心情。再读的过程,遇到某一个关键的情节,很自然的就会想假如我是这个人,会做出一个怎样的决择,会不会接受一个这样的决定,也会对一个人物的消逝产生难过的悲悯,会对一个人物由好变坏扼腕叹息,但再也不会不敢正视好人受了苦,喜欢的人物就那么死了,再也不会单纯先去界定好人坏人,也再不会因为坏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报应而郁结在胸难消心头之恨了。
初读时读的是一种故事的趣味,再读时就读成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