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没有按例。有太多影视作品表达了对于儿童成长环境与美国福利机构之间的纠缠,按照这个套路数下去,这部影片也不能免俗。《I'm Sam》最妙的地方就是导演没有把他拍成一部苦情戏,没有一味的去煽情,去催泪,去推动观众对于所谓的家庭条件与成长环境以及政府福利机构之间的矛盾冲突,导演甚至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让你在很多地方忍俊不禁,甚至鼓掌并笑成猪叫,但在不经意间用一句台词就让你潸然泪下,这也是我给这部影片满分的原因。
抛开抚养体系不谈,我想每一个家庭,每一位父亲/母亲都有一套自己的教育理念。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虽然每次家长会、同学聚会场合都在碰撞和交换,但有些东西是深入到骨子里的——执拗。我没有下一代,也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怎样抚养和教育子女,只是想说,作为一个智商只有7岁的成年人,导演赋予了Sam以睿智,就分享几个我眼中的高光时刻。
影片第一个泪点,就是当Sam第一次在监护下与Lucy见面时,无意中的那句台词:
父母在孩子成长阶段能给予的最大财富是什么?是爱与陪伴?还是良好的生活、教育环境?记得曾经看过一片帖子,一位母亲放弃了自己年薪50万的工作,选择当全职太太在家陪伴孩子走过16个春夏秋冬,在他们最美好的年纪给予他们最大的爱、关怀和引导。当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这个条件去闯在这样或那样的温馨,在深圳那样的地方,年薪50万意味着牺牲很多吧。
很多销售或者带有销售性质的人搞不清自己的位置,很多消费者也搞不清他们和销售之间的关系,像我这样的,总把自己当自己人,其实我就是个客户而已。
在法庭上,尖酸刻薄的问题一浪接着一浪,一环扣着一环,导演用了一个很巧妙的处理手法来展现那段矛盾冲突,也给观众好好上了一课。
影片里甚至穿插了大量的《克莱默夫妇》的台词,和关于Beatles乐队以及那张《Abbey Road》专辑后背的故事(此处必须得瑟下,因为我有这张专辑😏),图太多就不贴了。
我甚至有些羡慕Sam,一个爱音乐的人,生活处处充满了美好。瞧瞧那个书架上的黑胶~~
影片的自始至终,是由女律师推动的,同时她与儿子、与丈夫的家庭关系与Sam对Lucy的争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影片最后高明的将没有洒狗血让Sam获得独自的抚养权,而是将一个女性引入到了女儿的身边,同时也让故事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走远。一个人的故事,两个人的救赎。
PS:这部电影让我想起来和达科塔范宁有过合作过的男演员另外一部戏——天才少女,同样的治愈系,但无论从票房还是讲故事,都没有这部片子来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