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一位名家谈吃的书籍,书中大量的介绍各地的特色小吃,每次都会提到北平的小吃,也就是现在的北京,让我曾经想起了北漂的日子,有辛苦有坚强有欢乐亦有幸福,酸甜苦辣样样尝过人生滋味。
2008年那会在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上班,那会早点摊上北京烧饼夹鸡蛋加肠、煎饼果子和豆浆等,还有工作单位附近的麦多烧饼。小区里有一对老夫妻做的烧饼尤其好吃,而且比其他家的还便宜,同事都爱吃,每次去买都有排队,一次买上热乎乎的五六个,带着烤香和芝麻香,真的想一口吃完。这烧饼就是北京芝麻酱烧饼,虽说那会刚离开老家河南到北京工作,却一下子迷上了异乡的味道,老家的火烧也是很好吃的,但这个饼却是另一种味道,着实迷上了便不能忘记。工作勤勤恳恳忙碌着,早餐也吃的舒心顺畅。
午饭的时间,那会儿会经常去附近有一家叫功夫手工面馆就餐。这家餐厅环境卫生素净,面条纯手工擀制,多以拌面为主,尤其是豆角拌面尤其好吃劲道,店主会亲自送一份面汤,有时还会提醒顾客怎么搅拌面,怎么吃更好。服务也是好。后来工作原因离开此地,多年后为了吃一回面再去时,已寻不到此家面馆了,不知道为何搬离。很是心里一阵难过与失落。也许在某个地方,它在那里,为当地的顾客提供美味,这样一想,也许是,虽然自己吃不上了,但爱它的人依然在,食客依然在,那种味道依然在。
2010年因工作需要,搬家到北京望京花家地小区,离中央美术学院很近,经常看到那些学画的人三三两两的进出画室培训班,看到他们觉得真的好羡慕啊。也许外来人员本来就多,加上画室学画的学生也很多,小区的房租异常高昂。迫于压力,只能租住在地下室,阴暗潮湿,现在想想当年的自己咋就那么坚强呢。当时的自己也是无奈,工作的不顺心,压力大。偶有一些放松的方法是小区的早市遛遛,看看人来人往,卖菜的阿姨,卖衣服的、卖早点的,他们也是诸多不易,咬咬牙,坚强,眼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唯有一处排着队的小吃,让我惊奇,这年头能排队购买那绝对是好吃吧。后来我终于下决心买一个尝尝,因当时工资太低,好像是两元一个吧,不敢多买。这个叫天津耳朵眼儿炸糕真的有那么好吃?吃过后感觉糯糯的,豆沙甜,确实好吃。这样的小吃也是偶尔买一次。后来在附近重新找了工作,一切慢慢变得好了,炸糕吃的次数也多了,觉得好幸福。
再后来在工作单位的那栋楼上经常光顾一家叫眉州小吃的店,那里的环境比较好,人员的素质和食客的素质较好,所以吃的比较舒心。店里的有一款饺子一盘只有四五个,爱人比较喜欢吃。酸辣粉我爱吃。那时的我们,都爱这家眉州。
那时在北京,记得和同事一块坐火车去天津游玩,那是第一次和同事们去天津,那一趟游玩第一次看到海滩,第一次捡了贝壳,就像昨天的往事,散漫了青春的气息。后来返程时顺便买了一些天津大小麻花。特地给爸妈寄回去,让他们尝尝。妈说:“挺好吃。”其实我也特别喜欢,今天看谈吃的书时,就特别想吃天津的麻花,可惜啊,小城里没有没有,我也不会做。以后有机会一定再去天津游玩时多买些。
在2014年那会,在望京SOHO那里,有一家西少爷肉夹馍也是很出名,他家几乎每一款肉夹馍都好吃,外焦里嫩,新鲜出炉。每次和爱人一起排队,吃到都是刚出的,就是唯一不足的是配餐太少,不过那味道是幸福的、是甜蜜的。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已经离开北京快两年半了,再也没有品尝过。
曾经的北漂,填满了青春的时光。曾经吃过的小吃,变成了回忆中的味道。也许再见,在某一天。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28天
齐帆齐写作自媒体课第五期
齐悦梦想大型社群第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