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关《左传》的常识
《左传》的书名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汉哀帝时,刘歆为《左传》争立学官,认为它和《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一样,都是解释《春秋》的作品。因而称之为《春秋左氏传》。后来,西晋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又把它和《春秋》合为一书。
《左传》的作者
司马迁认为《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班固则进一步指出,左丘明是“鲁太史”;但自唐代以来,不断有人提出异议,现在看来,《左传》大约是儒家一派学者杂采各国史料及传闻编纂而成。其成书约在战国初年。
《左传》中记载了什么
《左传》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此外,还附录了鲁悼公四年至十四年韩、魏、赵三家灭智氏的史实。
它的内容主要是:诸侯大夫各类政治活动,哪个国家发生政变,哪一个国家国君被杀,订立盟约,主要记载这类东西。
02《左传》的思想倾向
《左传》的思想倾向基本上属于儒家,有保守,也有进步。
02.01 从保守的一面看,作者对剧烈的社会变革,态度相当矛盾。
春秋时期是我国社会变化剧烈的时代,周天子地位一落千丈。春秋末年,周朝已经名存实亡了,诸侯的势力越来越大,出现了春秋五霸,而在诸侯国国内,诸侯本人,也就是国君他们的统治也日渐衰微。
这时候,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实力派的掌权人物,这些人物在某些国家执掌了国政,比如鲁国的季氏,一直到后来,春秋战国之际,就发生了三家分晋这样的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实质,实际上是社会制度的变化。历史学家说这种变化,实际上是中国从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转变,在这样一个社会剧烈的变革当中,当然有一些人的社会地位下降了,另外一些新贵出现了,还有一些人的社会地位上升了。
而《左传》的作者面对这种情况,他的态度是矛盾的,对于旧制度的崩溃,旧贵族的衰微,是流露出深深的惋惜,他站在这些人的立场上,感慨万端。
比如书里面,鲁昭公三年。记载的这么一件事,是齐国的国君,丧偶,他妻子死了,他妻子是晋国人,于是齐国就派大臣晏婴到晋国去“请继室”,就是再把一个晋国国君的姐妹,当作继室来续弦,那么这个外交活动结束之后,晏婴和晋国的大臣叔向有这么一段对话:各自的讲了一下各国的情况。
既成昏,晏子受礼。叔向从之宴,相与语。叔向曰:“齐其何如?”
晏子曰:“此季世也,吾弗知。齐其为陈氏矣!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矣。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山木如市,弗加于山。鱼盐蜃蛤,弗加于海。民参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国之诸市,屦贱踊贵。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欲无获民,将焉辟之?箕伯、直柄、虞遂、伯戏,其相胡公、大姬,已在齐矣。”
订婚以后,晏子接受享礼,叔向陪他饮宴,互相谈话。叔向说:“齐国怎么样?”
晏子说:“到了末世了,我不能不说齐国可能属于陈氏了。国君不爱护他的百姓,让他们归附陈氏。齐国过去有四种量器,豆、区、釜、钟。四升为一豆,各自再翻四倍,以成为一釜。十釜就是一钟。陈氏的豆、区、釜三种量器都加大四分之一,钟的容量就大了。他用私家的大量器借出,而用公家的小量器收回。山上的木料运到市场,价格不高于山上。鱼盐蜃蛤,价格不高于海边。百姓力量如果分为三份,两分归于国君,只有一份维持衣食。国君的积蓄腐朽生虫,而老人们却挨冻受饥。国都的市场上,鞋子便宜而假足昂贵。百姓有痛苦疾病,陈氏就厚加赏赐。他爱护百姓如同父母,而百姓归附如同流水。想要不得到百姓的拥护,哪里能避开?箕伯、直柄、虞遂、伯戏,他们跟随着胡公、太姬,已经在齐国了。”
叔向曰:「然。虽吾公室,今亦季世也。戎马不驾,卿无军行,公乘无人,卒列无长。庶民罢敝,而宫室滋侈。道堇相望,而女富溢尤。民闻公命,如逃寇仇。栾、郤、胥、原、狐、续、庆、伯,降在皂隶。政在家门,民无所依,君日不悛,以乐慆忧。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谗鼎之铭》曰:『昧旦丕显,后世犹怠。』况日不悛,其能久乎?」
叔向说:“是呀。即使是我们公室,现在也是末世了。战马不驾战车,卿不率领军队,公室的战车没有御者和戎右,步兵的行列没有长官。百姓困疲,而宫室更加奢侈。道路上饿死的人坟堆一个接着一个可以互相看见,而宠姬的家里财富特别多,百姓听到国君的命令,好像躲避仇敌一样。栾、郤、胥、原、狐、续、庆、伯这八家已经降为低贱吏役,政事在于私家,百姓无依无靠。国君毫不改悔,用欢乐来排遣忧患。公室的卑微,还能有几天?谗鼎上的铭文说,‘黎明即起,声名可以显赫,子孙后代还会懈怠’,何况毫不改悔,他能够长久吗?”
宴子曰:「子将若何?」
叔向曰:「晋之公族尽矣。肸闻之,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则公从之。肸之宗十一族,唯羊舌氏在而已。肸又无子。公室无度,幸而得死,岂其获祀?」
晏子说:“您打算怎么办?”
叔向说:“晋国的公族完结了。肸(xī)听说,公室将要卑微,它的宗族像树叶一样先落,公室就跟着凋零了。肸的一宗十一族,只有羊舌氏还在。肸又没有好儿子,公室又没有法度,得到善终就是侥幸,难道还会受到祭祀?”
身为个贵族的晏婴和叔向,对此感到忧心忡忡。书中生动展现了当时守法关系日益窳(读音为yǔ,是一个贬义词,有粗劣、懒惰、瘦弱等意思)坏的现实。作者清晰地看到了统治者的腐朽、民心的向背以及旧贵族不可避免的没落趋势,但其同情又显然在晏婴、叔向这一类人物的一边。
作者极力维护代表血缘宗法和等级关系的旧礼制,维护周天子的权威;同时,敢于揭露统治者的丑行,却又反对“犯上”与“弑君”,而且对当时出现的顺应历史的激流的革新措施,或直接斥责为“非礼也”,或借孔丘等人物之口加以非议,暴露出维护旧事物的保守立场。
书中提倡父慈子孝,揭露了侵略行为,但是又反对犯上和弑君。这种情况造成了社会的动乱,而在动乱又对各个阶层的人,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国君可以随时被杀,贵族可以随时被杀,那普通的老百姓生活就会更悲惨了。
谁也不可能在社会的动乱当中,得到长久的幸福,甚至是不能得到安全,所以,《左传》作者写这一类人物,他们就比较多的看到了这种,社会上的不好的现象。
他们希望重新恢复稳定的社会秩序,所以他们就希望用周礼,周朝的礼仪,用那种等级关系,约束社会上的人,让社会上的各个等级的人,都能守本份,都能够履行自己的义务。天子要像天子,国君要像国君,大臣要像大臣,普通的贵族要像普通的贵族,你不能越位,同时又不能不履行自己的义务。
他们的言论从表现上看是保守的,是要维护旧的势力,但是实际上是出于对于动乱社会的不满,而我们要理解这一点。这是它的思想保守的一面。
02.02 从进步的角度看,《左传》集中反映了春秋以来日益兴起的民本思想
《左传》以肯定的态度记载了那些民重于天、民重于神的进步观点。
早在西周的时候,就出现了敬天保民的思想。但是呢,国家的成败,又不能完全取决于天,还要依靠民,要保民,这种思想进一步发展,就产生了民本思想。国家要以民为本。民本思想在《左传》里面,表现是非常多的。
春秋时期,人们逐渐意识到民的重要性,商朝以来形成的天命神权的观念开始发生了动摇,在《左传》里面就记载了,一些进步观点,这些进步观点呢,认为民重于天,民重于神。
也就是说,在民和神的关系上,认为民更重要,书里面有很多这样的记载。
它说,民是神的主载,神也要取决于百姓的认识。所以,圣王首先要,争取民心,然后再去求得神的保佑,这样的记载很多。
比如,鲁庄公三十二年。
史躄说:“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国家要兴盛,要听从民;听从神,实际上是国家要灭亡的象征。
僖公二十八年,楚国在城濮被晋国打败,楚国荣季说:“非神败令尹,令尹不勤民,实自败也”。
哀公元看,吴师欲伐楚,楚令尹子西说:吴王夫差“视民娄雠(chóu),而用之日新。夫先自败,安能败我?”
书中进一步宣扬了民为邦本,民重于君的思想。
襄公十四年,晋悼公对师旷说:“卫人出其君,不亦甚乎?”
师旷却答道:“或者其实甚。……或困民之主,匮神乏祀,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
这种人是困民之主,让老百姓感到生活困顿,老百姓感到绝望,社稷无主,这样的人要它干什么?
“天之爱民甚矣,岂使一人肆于民之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
老天爷怎么会让一个人骑在所有人头,老天爷也是顺应民心的。
昭公三十二年,史墨针对鲁君被季氏所逐,死于国外,发表评论说:“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
鲁国的国君世世代代放纵安逸,季氏世世代代勤勤恳恳,百姓已经忘记他们的国君了。即使死在国外,有谁去怜惜他?社稷没有固定的祭祀人,君臣没有固定不变的地位,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这种观点对于维护那种传统的封建贵族专制的礼制,其实也是一种强烈的挑战。从这里面也可以看出来《左传》的思想也是矛盾的。一方面它要维护礼制,另一方面,它的民本思想,又反对专制。
02.03 另一方面,书中也从民本思想出发,多方面揭露了“残民”、“困民”的统治者,赞扬了“恤民”、“用民”的政治家。他把国与民联系起来,大力提倡爱国保民的思想和行为,这是书中具有进步意识的重要内容。
02.04 但,也要说明的是,《左传》的民本思想很不彻底。
书中一面提倡人重于天与神,一面又有不少宣扬天命、占卜和鬼神迷信的言论,一方面表现了历史的局限,一方面也是由于此类记载出于史官的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