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工作原因,新加了一个好友。他今早突然跟我说:“看你动态里的生活状态那么好,应该也是一个报喜不报忧的人吧?”我回复他:“没有啊,我只有喜,没有忧。”
说了假话。不然能怎样呢?告诉他,对,就是报喜不报忧。然后两个人就这个话题讨论上许久,继而越来越忧?得了吧,我才没这么闲,还有事儿没做呢。
在我所涉及到的圈子里,报喜不报忧已经成了一种人际交往时心知肚明的潜规则了。就算是哭过抱怨过抓狂过,也不能表现出来,在他人面前一定要风采洋溢笑容满满。
小的时候很喜欢诉苦。摔了跤就找妈妈,被欺负了告诉哥哥姐姐,题目不会就抄答案或者直接问老师,甚至于看谁不顺眼了可以跟小朋友们一起说人家坏话。那个时候的情绪很单纯,世界也很单纯。好像没有什么是一撅嘴一咬唇不能解决的;如果有,就哭一场;还是不行,就坐地上哭。
后来就一个人到了异乡。成长是一个及其复杂曲折的过程,慢慢地你会发现,诉苦一点儿用也没有。有人安慰说“不哭啊,乖,不哭”,你就真的能忍住眼泪么?有声音说“没关系,你有我”,你就真的能有个肩膀靠么?不能吧?那还诉什么苦!
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爱或者是信任一个人的频率却越来越低。日子一天天过去,随着见识、想法的增多和思绪的多维化,我们慢慢习惯了对关心自己的人只讲他们爱听的话,只提供他们需要的情绪。其他的通通划清界限,关上门自己处理。
为此我们撒了许多谎。一边小心翼翼地营造他们的期许,一边咬咬牙继续在前进的道路上摸爬滚打。
我告诉家人自己早就吃完饭正在床上躺着看电影时,或许是饿着肚子抓着头发在打字。
我对师长侃侃而谈自己的梦想蓝图时,其实心里在暗自否定自己“你行吗”。
我给朋友讲生活中遇到的趣事儿时,或许刚刚因为一些压力或是难题而仰着头抑了眼泪。
我劝别人生活那么美好时,或许刚刚吐槽了这狗日的生活。
我们都在给别人营造谎言的世界。又何尝不是在别人谎言的世界里活着。
想起曾看过的一个电影《一切都好》。在影片开头,管志国的四个子女都说自己有事儿无法回家相聚,让守在电话旁的管志国无比失落。于是,这位孤独的父亲决定来一次旅程——造访。结果呢,他发现每个孩子都对他撒了谎。管清其实离婚了,管全其实卖房创业,管楚并不是芭蕾演员,而管好,过得并不好。
报喜不报忧。这对于在异乡的、觉得自己已长大的我们而言,是最好也是最无奈的选择。不知是因为这个时代发展的步伐太快,还是因为生活需要我们把它粉饰得太平。
我不是特别敢向人诉苦。因为我知道消极情绪都是会传染的,我怕我给别人带来不快乐。一个心智稍微成熟点的人,首先都会考虑自己的行为给他人带来的影响吧。只懂得站在自己角度、自我中心的人,是没有人会喜欢的。
而我害怕会成为一个不被喜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