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密的朱红色嫩芽,香味沁心可人,在春寒里独树一帜,这就是香椿。
真实的香椿树下,有着一条似真亦幻的香椿街,亦真亦幻的街上有着一群人,他们生活着,幻想着,奇怪着,可爱着,也悲喜交加着。
这条街上,没有玫瑰,这条街上,尽显浮生百态。
《没有玫瑰的街道》中常见的元素被做了陌生化的奇特改装,在千篇一律的局促青春中,《没有玫瑰的街道》 异军突起,带来怪诞而蓬勃的青春狂想!
《没有玫瑰的街道》是青年作家李柳杨的奇想故事集。
著名作家刘亮程这样评价:柳杨的小说有梦的气息,文字清晰而迷离。她有把梦做到头的能力。文学是做梦的艺术。这个梦,必是现实世界的另一番醒来。
沈浩波说:这位奇特的年轻小说家,有一种让庸常的人世漂浮起来的能力。
1
21个故事,是柳杨记忆中“香椿街”小人物的世俗生活。作者用一种极具想象力的表达方法,把街中居民人性中简单又复杂的特性直面呈现。
在这条街上,你会看到世俗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的生活,看到人性中幽暗又光亮的地带,看到作者文字中的梦幻、迷离、浪漫,看到人间冷暖。
这是小人物的故事,亦是平凡生活的真实映照,他们都是作者对世俗生活的观察和概括。
柳杨的文笔中天真中带着深刻和成熟,散漫着幽默的笔触,不经意间我仿佛看到了王小波笔下的文学情景。
柳杨独特的语言天赋,让每一篇小说都显得透明、发亮。她单纯的童话般的语言表达,让读者窥视到作为“人类”这个物种的黑暗与光明。
每个人都住过或者曾经住过这么一条“香椿街”,我们和里面的居民一样:势利虚伪但也有一副热心肠,钻营算计却也不乏善良。
每一个故事都是现实的折射,而每一个光斑,都是现实世界里闪耀的想象。
2
“香椿街”的许多人物故事,唤醒了我的童年记忆,让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小时候爷爷奶奶告诉我的关于街坊邻居们的生平轶事和乡村间的各种光怪陆离:被鬼怪附身的神婆、神机妙算的算命先生、独居一隅的奇怪老人、勤劳刻苦的寡妇、不可一世的街头混混、酗酒好赌的男人以及总被小孩欺负的成年傻子。
作品中的短篇之一《三个男人的妻子》更是把女性推向了传统道德的边缘,三个亲兄弟娶了同一个女人为妻,组成一个由女人占据话语权的大家庭,这在现实生活中该是很难被理解和接受的。而在文学和美学上,则意味着某种人性的纯粹,意味着女性在情绪上的某种解放和获得,意味着女性对爱情纯粹地追求,而这其中的恰当性,当然也成为一个特别值得探讨、深究的问题。
不得不说,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将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自己主观情感结合的能力,是她的写作中最有力的两把武器,这两把武器,形成一种对本质规律的概括,强化人物独立的性格特征,增强了读者的自由创造力、想象力和感受力。
3
不靠谱的电器行却是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心目中噩梦的中学倒塌,以为轻松一些,却如蒲公英一般连夜扎起,
永远争吵不休的超建夫妇,周而复始哭泣逝去女儿的尼娜,还有耗尽一生寻找儿子的父亲。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些爱,也可以看到一些痛苦,实际所有人物的刻画都源于我们的生活,都源于我们身边那些不起眼却平凡的人。
人们出生于香椿街不同的街口,在这里驻扎生活,最后也回归于香椿树下,落叶归根。
也许就像作者说的“香椿街”其实是一个双向的结构,一部分梦中人,一部分梦外人,一部分白天的世界,一部分夜晚的世界。也愿我们也在现实中收获一些简单的快乐。
生活无非如此,每个人都活在一种近乎幻想的世界,每个人都在为这个幻想拼尽全力,这是人生,亦是人性。我们都是“香椿街”里的居民,我们即简单又复杂。
这本书带给我最触动的,就是柔情,是包容。无论是谁,无论有怎样缺陷,作者均放下对错,成败这些俗世观念,只说故事,只讲烟火,烟火里,温情弥漫,让这个也即将迎来炎热的夜晚突然有了些舒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