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这个词乎总是与健康问题挂钩,让人又恨又怕。但你真的了解胆固醇吗?
一、认识胆固醇的两面性
胆固醇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 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 C),前者被称为“好胆固醇”,它能将血管壁上多余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后者则是“坏胆固醇”,它会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斑块,使血管变窄、变硬,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几率。我们一般将坏胆固醇约定俗成简称为“胆固醇”。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里的胆固醇,30%来自饮食,70%由自身合成。
胆固醇并非只有坏处,它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物质,参与细胞膜的构成,也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和一些激素的重要原料,还有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协助营养物质吸收、参与免疫调节等作用。然而,当体内坏胆固醇水平过高时,就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等。
二、什么是高胆固醇食物
一般来说,当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大于200毫克时,通常被认定为高胆固醇食物。
三、高胆固醇食物大盘点
1.动物内脏类
动物内脏堪称高胆固醇食物的“典型代表”。以猪脑为例,每100克猪脑的胆固醇含量高达2571毫克,远超高胆固醇食物的界定标准,牛脑的胆固醇含量也不相上下,每100克约为2447毫克。猪肝、鸡肝等常见的肝脏类食物,胆固醇含量也在300 ~ 400毫克/100克左右。
这些内脏虽然富含铁、锌等矿物质和维生素A等营养成分,但由于胆固醇含量过高,不宜过量食用。对于血脂正常的人,每周食用动物内脏最好不超过2次,每次控制在50 ~ 100克;而对于已经患有高胆固醇血症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更要严格限制食用量。
2.蛋类
蛋类也是胆固醇的“大户”。一个普通鸡蛋,蛋黄的胆固醇含量约为200毫克,刚好达到高胆固醇食物的界定数值,而鸭蛋黄的胆固醇含量更高,每100克鸭蛋黄胆固醇含量可达1576毫克。鸡蛋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常见的食材,营养丰富,富含优质蛋白质、卵磷脂等。但对于胆固醇偏高的人来说,需要控制蛋黄的摄入量,一般建议每天吃鸡蛋不超过1个。
3.海鲜类
在海鲜中,有不少也是高胆固醇食物。比如每100克小虾米的胆固醇含量约为525毫克,河蟹每100克含胆固醇267毫克,鲍鱼每100克含胆固醇242毫克。
虽然海鲜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但高胆固醇的海鲜对于胆固醇偏高的人群来说,要谨慎食用。在食用海鲜时,可以选择一些胆固醇含量相对较低的品种,如海参、海蜇等,同时控制食用量。
4.油脂类及加工食品
奶油、黄油等油脂类食物胆固醇含量也不低,每100克黄油的胆固醇含量约为296毫克。此外,一些经过加工的食品,如油炸食品、糕点等,在制作过程中往往会添加大量的油脂,且部分原料可能含有较高胆固醇,也属于高胆固醇食物。所以,油条、炸鸡、奶油蛋糕、蛋黄酥等,虽然口感诱人,但为了健康,还是要尽量少吃。
胆固醇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认识胆固醇,了解高胆固醇食物,是我们迈向健康生活的重要一步。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