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比如旅行。即便春暖花开,人们也自觉限制了脚步。于是就怀念以前那些美好的旅行时光,更为没有尽情地多往外走走而遗憾。
走万里路,读万卷书。旅行的重要和必要是不言而喻的,是实现自我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人们常说要有“见识”,还有俗话说的“少见多怪”,都是讲人的视野。开阔视野、提升格局,很管用的一个办法是走出去,到更广阔的环境下去体验和实践。
得益于现代科技我们可以一日千里,语言不通也能够走遍天下,旅行可以说是有“说走就走”的便捷。但很多时候想法很好但迈开腿却不易,自然各有各的原由,很多人老早就兴致勃勃的计划、事无巨细的准备,可临行还是会因各种的原因不能如愿。
即便成行,大多也会有体验上的缺憾,要么是时间太短感觉总在一路奔波,要么人员太多,感觉蜂拥般的嘈杂。不禁神往古人,不管路途多远也要或人或马或车的一步步丈量,有充足的时间去体味、去欣赏,如果才气、兴致都到位,还能留下千古名篇,我们熟悉的李白、苏东坡、孟浩然、谢灵运等等,都是旅游达人。
到旅行地看些什么是个问题。现代商业化旅行早给游客规划好了路线,设计好了“套餐”,方便倒是方便,但往往是蜻蜓点水,多考虑名气,一般只能解决“到此一游”的愿望,想要深度则需要做一番功课。
“君主的宫廷,尤其是在他们正式接见外国使节的时候;正在审理案件的法庭,以及正在审理案件的教会法庭;教堂和隐修院,及其尚存的历史遗迹;市镇的墙垣和堡垒,以及锚泊地和港口;古迹和遗迹;图书馆、学院,以及学院里的辩论练习和讲座;航运业和海军;大城市附近的豪华建筑和公共娱乐场所;......;以及,总而言之,所去的地方里的任何有纪念意义的东西。”
以上是400多年前培根告诉我们在目的地应该观看和观察的事情,还有一些因篇幅所限用省略号代替了。读来想必有自己浅薄了的感觉,和古人相比我们太“将就”了。
现代虽不同往以往,但或具体越深入的道理是适用的。要想丰富旅行的收获,慢下来、停下来、静下来,把所有的感觉打开了才行。
不禁神往一次沉浸式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