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的力量

听话与对话

对话是一种交流,分享,沟通,了解,更进一步是辩证,讨论。因为好的对话引导者能让人了解自己,也能让自己了解他,人启动双方深刻的觉知,甚至能带出多言思考带出缤纷的创意。

过去年代,高举权威,父母与孩子,教师与学生之间,鲜少双向的对话,多属于上对下的说话,或者套装模式的灌输,那个年代的孩子,被强制要听话而不是对话,欠缺表达的练习,也欠缺沟通的技巧,他们成年之后的沟通,若非唯唯诺诺的听话,遇事较易感觉焦虑,就是以激烈的方式表达。

因为听话的孩子时至今日往往缺乏创造力,在这加速的年代,资讯,知识,可以迅速取的,唯有孩子能主动探索,勇于尝试与挑战,才有创造力。

苏珊凯恩,在安静就是力量一书中引用了著名记者尼可拉斯雷曼在美国精英史所言,他提到亚裔学生就读名校,在校的成绩都是前三名,但是毕业后的薪资确是后三名原因就是不善表达。事实令人非常感伤,亚洲精英在毕业后那天,他们的精英地位就正式告终了,他继续引述,因为亚洲人欠缺超越他人的文化风格,他们太过被动,不懂交际应酬。

因为亚洲文化家庭系统强调上对下,希望孩子能听话,那怎么能学会表达与沟通呢?

然而在这个时代,是重视表达能力的。学校入学应试需要表达,求职需要表达,与人相处需要表达。特别的提案需要表达。善于表达与对话的学生。勇于探索的学生,即使在校成绩不优秀,但是毕业后保持这样的特质,面对社会逆流,往往能展现创造力,表现亮眼。

听话与对话的文化

过去华人的教养模式,比较类近日本文化,那是农业社会,工业发展中的社会秩序,劳动力得以有效率,那是上对下的指示,我强调的对话是打破这种惯性,并且打开对话场域,同时必要的维持秩序之运作,亦即秩序的维持,是可以透过对话来进行对话的发展,最初的场域是家庭,其次是在校园里,后推及到社会场域,拉开方便读者在日常生活中觉察有助于改变对话的品质

对话是最好的教养

我捡到一颗石头了

因为孩子向我们学习,我们是孩子的典范,是他们的藏宝库。教育不是输入,不是把知识交给受教者而已,而是帮助对方打开觉知的门,开启通向爱的核心,在对话中,真心探索,理解对方就是充满觉知的过程,即使是面对一位孩子见到石头也对的觉知与爱。

婴幼儿源自生理需求,透过情绪,呼唤成人回馈,比如冷了,热了,饿了就哭,倦了就闹,情绪不稳定。这是人类生存的法则,因为孩子无法自理,需要以本能的情绪来呼唤成人,婴儿成长到孩童时,要是延续生理情绪,恐怕不是家长乐见。对话便起了教养的关键作用,面对这阶段成长的孩子,大人在回馈时,内容要温暖,信息要明确,声调要和谐,可使他们情绪较容易稳定。成人的回馈要温暖,不是单方面的命令,而是双向互动的对话,孩子从对话中被理解,从对话中学习应对的态度,从对话中学习聆听与表达从对话中感到被重视,从对话中发现自我与世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来没有计划写第二篇,只是想把自己在生活中与孩子相处,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看到的、学到的、认...
    hz_byecity阅读 371评论 4 3
  • 这些天在学习李崇建老师《对话的力量》,这本书的核心是:对话,帮助一个人看见自己的价值。与孩子对话,其实是和自己的情...
    hz_byecity阅读 1,123评论 3 3
  • 倾听的艺术 倾听不易。人性本身趋向于张扬、突出自我,在自我展示还未满足之时,倾听就更加困难。父母与孩子之间,当孩子...
    hz_byecity阅读 564评论 0 0
  • 在用python爬荔枝数据时: 这里我打算试验取出1到2页的目标href的其中数字:如图 打算进行对字符串切片时切...
    小蜗牛Snail丶阅读 2,063评论 0 1
  • 1.MVP modal:数据层 view:视图层 一般知道是页面中的dom展示 presenter:呈现层 也就...
    sendyLuo阅读 10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