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还在为用什么样的形式开头,继续谈“狂人”李敖而犯难时,恰巧网站上推送了一篇名为“李敖前妻胡因梦:遇到一个渣男需要40年消化”的长文。捋顺了我的思路。
一、李敖与胡因梦
这篇文章大致表达的意思是:胡因梦与李敖的恋爱里,一半带着胡的好奇和崇拜,一半带着李的占有和虚荣。他俩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步入的婚姻,婚后,被称之为“最美的脸和最聪明的脑袋”被日常生活碾压的一地碎片。李敖陋习太多,甚至骗取好朋友的钱而入狱。最终结束了他们115天的婚姻。
我比较偏执,算得上是个顽固派,我的脑子会自觉地过滤和筛选所接收的东西,讲究“先入为主,先来后到”的原则。其实昨晚写完其一之后,我看了很多关于李敖的资料,而刚才看到的那篇文章中,某些事情的描述与我昨天看到的竟是截然相反的。该文章的作者带着明显的个人立场,立足于胡因梦一方。但不管对错,故人已去,为何要称为‘渣男’?渣不渣我不知道,仅站在婚姻的角度看,那都是当事人所选择所经历的,我没有评判任何人这一面的权利。所以关于他的婚姻情感,我不感兴趣。(兴许名人的私生活在镁光灯下总显得赤裸裸,而镁光灯外的霓虹下,又有多少不能直面光亮的私生活泛滥?)
二、李敖离世前写的亲笔信
你们好,我是李敖,今年83岁。
年初,我被查出来罹患脑瘤,现在刚做完放射性治疗。现在每天要吃6粒类固醇,所以身体里面变得像一个战场,最近又感染二次急性肺炎住院,我很痛苦,好像地狱离我并不远了。我这一生当中,骂过很多人,伤过很多人;仇敌无数,朋友不多。医生告诉我:“你最多还能活三年,有什么想做、想干的,抓紧!”
我就想,在这最后的时间里,除了把《李敖大全集》加编41-85本的目标之外,就想和我的家人,友人,仇人再见一面做个告别,你们可以理解成这是我们人生中最后一次会面,“再见李敖”及此之后,再无相见。
因为是最后一面,所以我希望这次会面是真诚,坦白的。不仅有我们如何相识,如何相知,更要有我们如何相爱又相杀。
对于来宾,我会对你说实话;我也想你能对我讲真话,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或许我们之前有很多残酷的斗争,但或许我们之前也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我希望通过这次会面,能让我们都不留遗憾。不留遗憾,这是我对你的承诺,也是我对你的期盼。
对于来宾,不管你们身在哪里,我都会给你们手写一封邀请信。邀请你来台北,来我书房,我们可以一起吃一顿饭,合一张影,我会带你去看可爱的猫,我会全程记录我们最后一面的相会,一方面是留作你我纪念,另一方面也满足我的一点私心:告别大陆媒体近10年了,我想通过这些影片,让大家再一次见到我,再一次认识不一样的我,见证我人生的谢幕。
谢谢各位!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在信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的是他的真诚。在得知时日无多后,向所有接触过的人作别,无论是爱过的,恨过的,亲人,朋友,甚至仇人。以此谢幕他的一生,我不是李敖的书迷,之前从未接触过他的作品或者听闻关于他的生平,仅在昨天浅浅的了解了一下他的部分,而已。
入狱,封杀,我看着就发怵的词。而他都经历过,也挺过去了。所以,我的描述是苍白无力的,这样的苍白何以能诉尽他的一生。
人间事都是有两面性的,有谁的脸上是贴着‘好人’二字过一辈子的?是是非非都随着他的离世而埋入尘土,我不愿从别人的口中去了解他的功过,我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这个狂傲的李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