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多年前已经如雷贯耳,以前把它当作管理类书籍,没有太大的兴趣去看。今年看到有些大咖把它当作自省的标杆,于是准备研读一下。结果老公捷足先登,边看边对它赞不绝口,后来干脆把它送给了单位里一个离职远行的小姑娘。今天,看到剽悍晨读分享的正是这本书,于是决定跟着晨读,好好学习一下。
高效能人士的第一个好习惯是积极主动。单位新招了两名员工,一个女孩子干的是业务工作,相当于专业人员,比较有发展前景。另一个小伙子干的是驾驶员,相对来说没什么发展前景。女孩子每天早上最后一个到办公室,看到我们这些年长的、部门主任们在搞卫生,从来也没有搭把手,工作中不会的从来不问,一个月的试用期还没到,领导已经通知我不考虑她。而小伙子呢,不出车的时候就会跑来问“有什么是我能做的?”,上班才两天,单位领导已经叮嘱我:可以给他安排一些驾驶员以外的工作,好好培养一下。
你看,积极主动的人似乎更容易得到命运的垂青。
本质上来说,我本人是个内向且习惯于被动的人,依靠后天的修炼和认真的天性,在工作上和处理事情方面倒也养成了积极主动的习惯,但是在人际交往上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被动。现在我已经意识到了积极主动在人际交往上同样重要,所以正在向小灶群的伙伴们学习,争取认识更多的积极进取的小伙伴,同路而行。
高效能人士的第二个好习惯是以终为始。也就是做什么事都要有目标,以目标为导向步步推进。
俞敏洪的第一个目标是考上大学,结果上了北大;第二个目标是变成一个好老师,结果就当了一个老师;第三个目标是教书赚钱,结果就办了培训班;第四个目标是出国读书,但没有任何学校给奖学金,结果他创办了新东方。
许多成功学理论告诉我们,要先有目标,再向着那个方向去努力。道理是没有错的,但是大目标往往让人望而生畏。很多大项目开始时总是很困难的,例如,改变你的职业道路,组建一个团队,或是建立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个时候,就要转而集中于要做的小事情,迈出你的第一步。迈出了这第一步,你就让事情运转起来了,并让你自己对新机遇敞开心扉,使得采取下一个步骤也容易了许多。
高效能人士的第三个好习惯是要事第一。
俄罗斯有一句谚语:若同时追两只兔子,你一只也抓不到”。正如精要主义强调的:若要最大限度成就真正重要之事,切忌贪多求全,事事应允。
我们大家都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拥趸者。猫叔、阿何这些层出不穷的斜杠青年,激励我们投入追求个人崛起的大潮。我们买来书籍,参加各种各样的网络课程、学习社群。但是我们越努力,跑得越快,要学习的新知识就越多。于是,我们就陷入了不可避免的焦虑之中。帕累托法则告诉我们,在任何事物中,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非决定性的。我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把80%的时间,用在20%的关键问题上,而不是平均地把时间花在各种知识上。无数成功人士也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要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欲望,不受外在潮流的影响,不盲从,不跟风,把自己的精力全部用在自己最迫切的欲望上,如提升核心技能、照顾家人,等等。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