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从上周六开始。
快节奏的工作切换到暂停,让自己回到生活,也好像只不过是转瞬即逝的一段时光。
也照见了自己很多。
1.惯性与看见
从周六快节奏的工作开始,自己好像反而精神好了很多,因为无论愿意不愿意,我都必须打起精神全力以赴,高效率的完成工作。没有拉扯,当然,也渐渐疏远了身体的联结。每天做静心时,感觉自己的思维很容易飘走,呼吸没有全然聚焦在静心的当下,好的是细胞的活力可以渐渐回复。在这样的节奏里,我清晰的看到自己的惯性,这种惯性,就是我的舒适区,我在快节奏里,会比较容易兴奋,会感觉到自己更有价值,感觉到自己可以做到的很多。于是周三我清晰的看到自己的节奏快速的进入“看事”的部分,也清晰的看到,我之前采用的方式是强制性让自己停下来,因为我感受到身体对自己的提醒和自己内在需求的声音,同时更有我对当下身体状态的不接纳——我太想更快的把自己的身体调整好了。结果反而出现很多的拉扯。看到就是转化的开始,开始调整节奏,让自己减速而不是暂停,尊重身体的信号,调整自己的节律,同时保持与身体的联结,尽可能的在每一个当下,做当下身体最想做的选择。
2.回到生活
封闭在家,让我必须回到生活,也发现于自己而言是刚刚好。看到家里乱糟糟的样子,整理,打扫卫生,清理衣橱,断舍离,一日三餐……
生活的确是实修的道场,一件件的去做,才发现,自己很久很久都没有把心放在家里,没有把心放在家人身上了,好像很久了,我只是把家里的事处理完,没有和家人有更多更深的互动,关于家的部分,我更多的看到的都是“事”,却忽略了“人”。没有好好陪她们吃饭,没有好好陪她们说话,家都似乎变成了我的“居所”而不是“港湾”,我做了很多利于家人的事,却没有跟家有太多的联结。
看见,即开始转化。清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认真的做每顿饭,每天用心的给孩子们准备营养的早餐,每天整理一点,每天做一点,把自己的身心一点一点的收回来,安顿到家里,我好像忽然间感觉到老公说我的那句话:你往回来收一收。也许他期待的是我把心往家里多放一放,而不是怕我走的太快。走的太快时,可能我很多时候已经失去了和当下的联结,放眼看未来,同时更需要安住在每个当下,享受每个当下,活好每个当下,与自己联结,拿到每个当下的力量,这更是我的修行。(想起昨晚我不愿写千字文,好像就是感觉自己那一刻的心不在当下,而我不愿为了完成任务而做梳理回顾)
3.扩容与升华
这两天读了2本新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看的我心情沉重,又非常感叹,痛苦是成长的动力,无论是主人公,还是我看到的视频里那个哈佛女孩儿,都是因为自己的觉醒的力量,痛苦的力量带自己走出了底层,成为那个卓越的人。同时更看到家族,亲情对一个人的拉扯,一个人灵魂上对爱的渴望与归属,要穿越这些,何其艰难,同时这也正是觉醒的意义所在。
海灵格的《成功与序位》这本才读了一半,依然震撼:书中说对一个人的生存而言,最危险的想法就是为了使自己拥有越来越多的钱财而开设公司,如此一来,这个人就是在强调“我不够”。“我不够”的想法趋使这个人要求的越来越多。其他人会感觉到这个人不是真的想要服务于任何人,而是觉得其他人必须服侍他。在我们的时代,这个想法是最危险的,对事业、健康、家族、妻子、孩子而言都是如此。每个人都会被它拖累。
检视自己,检视我们成立工作室的初心,都是觉得自己因心理学受益,传播心理学是爱的事业,是助人的事业,更是给自己集福的事业。因为我们带着利他心,服务于他人的心在做这件事,是奉献,是利他,我们选对路的同时,坚守了我们的初心,并且一直在不断的强化我们的初心,我们做对了。
看到疫情期间基层的服务者,想到他们,心里都十分敬佩,也愿意做这样的一员,当单位通知志愿者报名时,第一个就报名了。
今天这个时代,无论别人怎样,我们清醒的活出自己永远都重要,这个时代永远需要有人去付出,去奉献,去迎难而上,那么多的逆行者,他们的高尚,是真正的高尚。
追剧,听到一句台词:
刑警队长对自己的队员说,你要记住我们是警察,是挡在犯罪分子和人民群众之间的防护墙!
我瞬间泪目了!
我们是平凡的,但我们的每一天都可以有意义,这个社会,是有很多阴暗,但有更多的光明,有多少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付出,才迎来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和谐。
活在小我里,是自己的世界。活在大我里,是另一个更大的世界。
我们要有小我,让自己安顿身心,更要有大我,利他,奉献,看到更多人,做到很多事,支持更多人。
超哥的一句话,我一直坚信。
财富,是你为他人,为这个社会做了多少贡献,社会自然回馈于你的。
是的,我们都是足够的,只管去做好了,我们经由自己所做的,为他人所做的,支持到更多人,爱与财富都会自然流向我们。
下周计划:
1.安住当下,和自己和家人更多的联结,去爱。
2.积极联结其他人,带着爱与真诚,支持3-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