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与佛罗伦萨,一个是时尚的浪漫之都,一个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艺术与大师是这两个地方共同的注脚,这两个美丽的城市孕育过很多伟大的艺术家和传世名画,所以当一个年过六旬的来自中国的小老头支起画板,坐在塞纳河畔、翡冷翠优雅的街头时,眼前所见的一切都是那么充满艺术气息和令人敬仰的美丽。
作者黄永玉,中国著名画家,是一位具有很高艺术造诣与文学修养的大家,本书主要记录了黄永玉老先生在巴黎和佛罗伦萨作画时的生活内容,书中除了他笔触轻快的文字还有他在这两个城市所做的画作:追寻印象派的起源,遥望梵高的故乡,站在塞纳河的桥上遐思罗丹的巴尔扎克雕像;多情的翡冷翠,高高的方济各修道院,跟随但丁去到他的炼狱、人间和天堂……
阅读这本书会让人向往这样的生活,因为作者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慵懒而惬意的美好,向往之后回头看看我们自己,老人对于祖国的热爱与无奈也尽显纸上。书中回忆了雕塑家郑可,写他在最好的年华放弃优越的生活回到大陆,又在那个全民疯狂的年代被打为右派,八十多岁的老人住院期间为了体恤护士,半夜起来小解拔了氧气管回来就咽气了……又写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战争,打仗归打仗绝不破坏艺术品,而我们自己却是“我们破除迷信如给婴儿洗澡,洗完之后,连水带婴儿都倒掉了。”
以前不太理解艺术家的情怀,以为那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如今看来只是我们自己无知,真正的艺术家是怀着对世界的关怀与悲悯,将所有不幸融入画作、音乐等一切艺术形式,他们悲人却不悲己,感怀却不伤怀。而黄永玉老先生那种跟随本心的肆意洒脱在外人看来无限钦佩,连他自己都说“我这个老头子一辈子过得不那么难过的秘密就是,凭自己的兴趣读书。”
任何一种环境或一个人,初次见面就预感到离别的隐痛时,你必定是爱上他了。